關於支援科學新聞報道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將幫助確保有關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思想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的未來。
大氣原子彈試驗的遺留物存在於一個不太可能的地方:人們的牙齒中。根據今天發表在《自然》雜誌上的一份報告,牙釉質中捕獲的炸彈產生的碳同位素可能提供一種比其他法醫學方法更精確的確定死者年齡的方法。
1955年至1963年間發生的地面核試驗大大增加了大氣中同位素碳14的含量。儘管爆炸只發生在少數幾個地點,但全球範圍內的水平迅速趨於平衡,並透過光合作用進入食物鏈中的植物。透過食用植物和以植物為食的動物,人類吸收碳14,並表現出與大氣濃度相似的良性、可追蹤的同位素水平。更重要的是,碳14以5730年的半衰期衰變,科學家可以利用這種現象來確定含有該同位素的物體的年齡。在新研究中,瑞典斯德哥爾摩醫學院諾貝爾研究所的喬納斯·弗裡森和他的同事分析了牙釉質的碳含量。由於牙齒在人的一生中不會發生任何更替,科學家可以透過將其碳14含量與過去的大氣水平進行比較來確定牙齒形成的時期。此外,成年牙齒在兒童發育的特定時期(大約12歲)形成,因此該資訊可以轉化為個人的年齡。
該團隊在從22人身上回收的牙齒上嘗試了這種新方法,發現它對他們的年齡給出了非常精確的估計。在所有案例中,碳14測年法預測的結果都在正確年齡的1.6年以內。這比目前用於確定遺骸年齡的其他方法的準確性有了顯著提高,其他方法的誤差範圍可能在5到10年之間。當然,這種特殊的方法只能精確地識別出1943年後出生的人的年齡,因為他們將是第一批在1955年廣泛的大氣核試驗發生時已經長出成年牙齒的人群。但是,由於透過飲食或當地條件接觸碳14的情況可能因世界各地而異,作者警告說,“該方法需要在更大範圍內進行驗證,也許還需要在更廣泛的地理範圍內的案例中進行驗證,然後才能應用於法醫學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