領導者是天生的,而非後天培養的,魚類研究發現

一項訓練大膽刺魚成為追隨者,害羞魚成為領導者的實驗產生了意想不到的結果

編者按:以下文章經《對話》許可轉載,《對話》是一個報道最新研究的線上出版物。

作者:中山晉之介,劍橋大學

在我們的社會中,沒有多少人足夠幸運能擁有一個理想的老闆,他們願意在餘生忠誠地追隨。 許多人甚至可能覺得他們的老闆自私和傲慢,或者抱怨他們不聽取他們的意見。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事業: 訂閱。 透過購買訂閱,您正在幫助確保關於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思想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的未來。


我們人類將領導者和追隨者的概念推向極端,但它們存在於整個動物王國。 自然界的這些領導者和追隨者可以幫助我們判斷那些不受歡迎的老闆是否可以學會成為團隊的一份子。

領導者和追隨者存在於許多群居動物中,例如魚類、鳥類和靈長類動物。 群居生活可以為群體成員帶來許多好處,例如增加找到食物或躲避捕食者的機會。 與一些人類工作場所不同,動物群體知道他們需要就去哪裡以及何時去那裡達成一致,以便充分利用群居生活。

領導者具有共同的特徵,因此在某種程度上是可預測的。 在人類中,領導者通常在某些性格特徵上表現出更高的分數,尤其是外向性。 同樣,在動物中,更大膽和更活躍的個體往往被發現是領導者。 進化論表明,大膽和領導力可以透過積極的反饋共同進化。 將自己的偏好強加於他人的個體更可能被追隨,這反過來又鼓勵這些個體更頻繁地發起行動。

追隨魚類
正如多項實驗研究表明,這種反饋導致群體內領導者和追隨者之間形成不同的社會角色。 因此,似乎領導者和追隨者是自然選擇產生的,如果你天生是追隨者,你就沒有機會成為領導者。 但是我們對刺魚的研究表明,雖然追隨者可能不具備領導能力,但領導者可以學會追隨。

在我們的論文中,我們使用成對的魚來測試領導者和追隨者的本質。 刺魚以表現出個體在膽量上的差異而聞名,例如在覓食時。 當它們從安全的掩護處出現到危險的覓食區域時,更大膽的魚更可能發起集體行動,而更害羞的動物則傾向於追隨。

角色互換
我們強迫成對的魚扮演相反的角色,看看它們是否可以透過一點訓練來切換角色。 每次害羞的魚發起集體行動時,它都會得到少量食物獎勵,無論它是否被更大膽的夥伴追隨。 更大膽的魚每次追隨更害羞的成員也會得到獎勵,但當它獨自從安全的掩護處出現時則不會。 透過這種方式,我們訓練成對的魚交換它們的自然角色,並將它們的行為與扮演自然角色的魚對進行比較。

我們的預測是,大膽的個體在被迫成為追隨者時表現會很差,因為它們在自然角色中對他人的行為不太敏感,而害羞的個體則更容易適應領導者的角色。 然而,結果完全相反:對於大膽和害羞的個體來說,領導的傾向遠不如追隨的傾向靈活。 大膽的魚很容易適應追隨,但害羞的魚即使學會了停止追隨其他魚,也無法被訓練成領導者。

我們瞭解到,魚可以學會追隨,但無論其性格如何,都難以學會領導。 某些型別的反饋可能會促進或抑制種群中不同性格型別的出現,但這種反饋機制是否可以解釋領導和追隨之間不同的靈活性還有待觀察。

魚類無法調整其領導傾向,這對人類群體具有有趣的啟示。 人類群體心理學的研究表明,群體內外向性的差異可以幫助領導者脫穎而出,從而提高群體績效。 我們的魚對也顯示,當膽量差異較大時,覓食方面的群體績效有所提高,但這僅限於魚對保持其自然角色時。 相比之下,當魚被強迫交換角色時,由於害羞魚的領導力較弱,績效下降。 因此,當我們作為一個團隊工作時,為了團隊的利益,我們或許可以向魚學習,堅持我們感覺最自然的 roles。

中山晉之介不為任何可能從本文中獲益的公司或組織工作、提供諮詢、擁有股份或接受資助,並且沒有相關的隸屬關係。

本文最初發表於《對話》。 閱讀原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