鉛汙染反映重大世界事件

鉛顆粒的排放量隨著帝國、瘟疫和革命而增減

娜迪亞·布雷默

加入我們的科學愛好者社群!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業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業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正在幫助確保關於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的未來。


來自格陵蘭島和俄羅斯北極地區的冰芯顯示,每年從歐洲、亞洲和北美向北飄來的空氣傳播的鉛汙染量不斷變化。鉛含量追蹤了人類歷史上的重大事件,包括公元前1000年腓尼基的擴張、羅馬帝國的崛起、可怕的瘟疫和工業革命。從古代到19世紀,排放物主要來自冶煉含銀鉛。內華達州沙漠研究所的喬·麥康奈爾領導了兩項資料研究,他說,例如,羅馬人想要銀,所以鉛“作為廢物被釋放到大氣中”。從20世紀40年代到70年代,燃煤和冶煉含鉛汽油和油漆使鉛含量遠遠超過歷史上的任何水平,直到美國《清潔空氣法》等法規削減了排放。COVID-19 大流行可能不會留下太多痕跡,因為許多經濟體在很大程度上已經去鉛化。

annual lead pollution levels 1000B.C through 2019

致謝:Nadieh Bremer;來源:“格陵蘭冰層記錄的鉛汙染表明歐洲排放追蹤了古代的瘟疫、戰爭和帝國擴張”,作者:J. R. McConnell 等人,刊於《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第 115 卷,第 22 期;2018 年 5 月 29 日;“普遍存在的北極鉛汙染表明中世紀白銀產量大幅增長,並受到瘟疫、氣候和衝突的調節”,作者:J. R. McConnell 等人,刊於《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第 116 卷,第 30 期;2019 年 7 月 23 日

馬克·費斯切蒂《大眾科學》擔任高階編輯已有 17 年,報道可持續發展問題,包括氣候、天氣、環境、能源、食物、水、生物多樣性、人口等等。他委派和編輯記者和科學家的專題文章、評論和新聞,也撰寫這些形式的文章。他編輯“歷史”欄目,該雜誌的部門關注整個時代的科學進步。他是兩本衍生雜誌的創始執行編輯:《大眾科學·心靈》《大眾科學·地球 3.0》。他 2001 年為該雜誌撰寫的自由撰稿文章“淹沒新奧爾良”預測了像卡特里娜颶風這樣的風暴將給這座城市帶來的廣泛災難。他的影片 你死後你的身體會發生什麼? 在 YouTube 上的觀看次數超過 1200 萬次。費斯切蒂曾為《紐約時報》、《體育畫報》、《史密森尼雜誌》、《技術評論》、《快公司》和許多其他刊物撰寫自由撰稿文章。他與全球資訊網的發明者蒂姆·伯納斯-李合著了《編織網路》一書,講述了全球資訊網是如何建立的真實故事。他還與微生物學家埃莉諾·列維合著了《新殺手疾病》。費斯切蒂曾任 IEEE Spectrum MagazineFamily Business Magazine 的執行編輯。他擁有物理學學位,並兩次擔任路易斯安那州森特納裡學院的公民文化阿塔韋研究員,該學院授予他榮譽博士學位。2021 年,他獲得了美國地球物理聯合會的羅伯特·C·考恩科學新聞持續成就獎,該獎項旨在表彰其在地球和空間科學領域的傑出報道職業生涯。他曾出現在 NBC 的“與媒體見面”、CNN、歷史頻道、NPR 新聞和許多新聞廣播電臺。在 X(前身為 Twitter)上關注費斯切蒂 @markfischetti

更多作者:馬克·費斯切蒂
大眾科學雜誌 第 323 卷 第 4 期本文最初以“重金屬歷史”為標題發表在《大眾科學雜誌》第 323 卷第 4 期(),第 84 頁
doi:10.1038/scientificamerican1020-84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