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家週四報告稱,一個橫穿南極洲巨大拉森C冰架的裂縫剛剛又向前邁進了一步,擴大了10多英里。
現在,一塊比紐約長島還大的冰塊正岌岌可危。當它脫落時——可能很快——可能會使冰架處於更加不穩定的位置,最終可能導致其解體。這可能會進一步加劇全球海平面上升,而海平面上升正在威脅著世界海岸線幾英里內的許多人口稠密城市。
“這一事件將從根本上改變南極半島的地貌,”密切關注裂縫的南極研究專案MIDAS的專案科學家們在最新訊息中寫道。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正在幫助確保有關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的未來。
裂縫從南向北橫跨冰架延伸超過50英里,冰架是一個漂浮在海洋上的巨大冰平臺。
冰架的穩定性很重要,因為它們有助於支撐為其供水的大型冰川。當冰山從冰架上脫落時,推回冰川的冰就減少了,導致它們加速流動。在穩定的系統中,冰架的前部最終會向前移動,直到整個系統再次達到平衡。
雖然冰崩是一種自然過程,但它可能會受到溫暖的海水的過度驅動,這些海水正在沖刷南極洲邊緣的冰架。當冰崩事件發生得太快時,冰川-冰架系統沒有時間重新平衡,這可能導致冰川繼續加速流動,將越來越多的冰帶入海洋並導致海平面上升。
拉森C的北部鄰居拉森A和拉森B就是這種情況,它們分別於1995年和2002年發生了大規模坍塌。拉森B消亡後,為其供水的冰川流動速度加快了六倍。
過去一個世紀,由於冰融化增加了水量以及海水變暖導致膨脹,全球海洋平均上升了8英寸。西南極冰蓋是拉森C的一部分,如果全部融化,其所含的冰足以使海平面再上升10至13英尺。
科學家擔心拉森C(比拉森B大10倍,是南極洲第四大冰架)最終可能會步其鄰居的後塵,儘管他們認為它不會像拉森B那樣迅速地失去穩定性,因為它沒有出現導致拉森B坍塌的表面融化。
MIDAS專案團隊和其他南極研究人員多年來一直在關注拉森C的裂縫擴大,並發現今年早些時候又出現了一次激增。
在那之後,裂縫似乎以相當穩定的速度前進,直到12月下旬再次激增。MIDAS團隊在他們的更新中寫道,它現在“準備脫落一個超過5,000平方公里(約1,900平方英里)的區域”。
當這種情況發生時,冰架將處於有記錄以來最退縮的位置,MIDAS團隊的建模表明,這將比其目前的配置更不穩定。
裂縫需要多長時間才能到達冰的邊緣並導致冰山崩解仍然不確定,這取決於當地風和海冰狀況等因素,德國阿爾弗雷德·韋格納研究所的冰川學家MIDAS團隊成員丹妮拉·詹森在電子郵件中說,但她認為“非常接近”。
科羅拉多州立大學的冰川學家丹·麥格拉斯不太確定,他說裂縫仍然必須穿過一個可能導致其再次減速的冰區。
他在電子郵件中說:“關於裂縫以及冰架對此擾動的後續反應,仍然有許多未解決的而不是‘已解決’的問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