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野生動物保護協會的羅伯特·蒂明斯在寮國的一個獵人市場閒逛時,偶然發現了一種以前不為人知的齧齒動物。當地人稱之為kha-nyou——或者巖鼠——這種長著鬍鬚和毛茸茸尾巴的齧齒動物據說喜歡特定的石灰岩地形。西方科學家將其命名為Laonastes aenigmamus,或石居神秘鼠——部分原因是從未採集到活體標本——並認為巖鼠代表了一個新的哺乳動物科。但今天發表在《科學》雜誌上的新研究證明,Laonastes實際上代表了一個復活的化石。
卡內基自然歷史博物館的古生物學家瑪麗·道森和她的團隊立即認出這種奇怪的齧齒動物是人們認為已經滅絕至少1100萬年的一個科的活體成員:diatomyidae科。這個群體的化石遺蹟在整個亞洲都有發現,具有獨特的頜骨結構和臼齒。去年6月在中國發現的Diatomys新標本與Laonastes驚人地相似,包括相同的體型和尾巴跨度。
“它就像齧齒動物中的腔棘魚,”道森說,她指的是被認為已經滅絕的古代魚類,直到南非漁民從深海中捕獲到活體標本。“這一發現最美好的部分之一是,我們能夠正確地預測到Laonastes的臼齒會有四個牙根,就像Diatomys一樣。”
支援科學新聞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正在幫助確保關於塑造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的未來。
科學家們認為,巖鼠提供了一個難得的機會,可以比較從化石記錄中得出的假設和一個實際的活體標本,以確定所涉及技術的整體準確性。它也為許多哺乳動物在亞洲進化,後來殖民其他大陸的理論提供了誘人的支援,因為其現存最近的親戚是非洲北部的豚鼠狀齧齒動物岡迪鼠。
最終,kha-nyou 為東南亞的保護工作提供了令人信服的論據,與樹鼩、鼯猴和眼鏡猴一起成為該地區古代哺乳動物科的殘餘種群。“Laonastes不是在東南亞發現的唯一新生物,”道森補充說。“必須優先保護這種獨特的生物區系,尤其是Laonastes,趁現在還來得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