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們使用的語言中的細微之處可能揭示生理壓力。
心理學家發現,追蹤志願者在隨機收集的音訊片段中使用的某些詞語,反映了他們基因表達中與壓力相關的變化。與說話者自己對壓力水平的評分相比,言語模式能更準確地預測這些生理變化。
這項研究於11月6日發表在《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上,表明語言的變化可能比我們的意識感受更好地追蹤壓力的生物學效應。卡內基梅隆大學位於賓夕法尼亞州匹茲堡的心理學家David Creswell表示,這是一種研究壓力的新方法,並且“對於理解心理逆境如何影響身體健康具有巨大的前景”。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業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業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正在幫助確保有關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的未來。
不利的生活環境——例如貧困、創傷或社會隔離——會對健康產生破壞性影響,增加從心臟病到痴呆症等多種慢性疾病的風險。試圖確定所涉及的生物學機制的研究人員發現,經歷這些環境的人的免疫系統細胞中的基因表達也發生廣泛變化。例如,參與炎症的基因變得更加活躍,而抗病毒基因則被關閉。
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的基因組學家、該論文的合著者Steve Cole說,這些生物學變化似乎代表了身體對威脅的進化反應。但他一直對一個“揮之不去的觀察”感到困擾:它們與人們所說的壓力程度不太相符。
Cole想知道,壓力生物學是否是由大腦對威脅的自動評估觸發的,而這種評估不一定會達到有意識的意識。為了 выяснить,他和他的同事與亞利桑那大學圖森分校的心理學家Matthias Mehl合作,後者研究壓力如何影響語言。
語言壓力
研究人員要求美國143名成年志願者佩戴錄音裝置,這些裝置每隔幾分鐘開啟一次,持續兩天,共錄製了22,627個片段。Mehl轉錄了志願者說的所有詞語,並分析了他們使用的語言。
他對心理學家所稱的“功能”詞特別感興趣,例如代詞和形容詞。“這些詞本身沒有任何意義,但它們澄清了正在發生的事情,”Mehl說。雖然我們有意識地選擇“意義”詞,例如名詞和動詞,但研究人員認為,功能詞“更自動地產生,並且它們更多地洩露了說話者的情況”。例如,Mehl和其他人發現,當人們面臨個人危機或在恐怖襲擊發生後,他們對功能詞的使用會發生變化。
研究人員將每位志願者使用的語言與已知受逆境影響的50個基因在其白細胞中的表達進行了比較。他們發現,與自我報告的壓力、抑鬱和焦慮相比,志願者對功能詞的使用能更顯著地預測基因表達。
基因表達特徵壓力更大的人總體上傾向於少說話。但他們使用了更多的副詞,例如“真的”或“難以置信地”。Mehl說,這些詞可能充當“情感強化劑”,表示更高的喚醒狀態。他們也不太可能使用第三人稱複數代詞,例如“他們”或“他們的”。他說,這也很合理,因為當人們受到威脅時,他們可能會減少對他人和外部世界的關注。
他提醒說,還需要更多的研究來測試這些特定影響,並評估壓力是否會影響語言,反之亦然。但他建議,這種方法最終可能有助於識別有患壓力相關疾病風險的人。他說,醫生可能需要“傾聽患者告訴他們的內容之外的東西”,“傾聽表達方式”。
Cole建議,評估語言使用可能有助於測試旨在減輕壓力的干預措施是否真正有效。他說,也許“你甚至可以放棄自我報告的壓力測量”,而是被動地傾聽試驗參與者的說話方式。
“語言反映了人們如何與世界聯絡,但誰會想到基因表達會與語言有關呢?”德克薩斯大學奧斯汀分校的心理學家James Pennebaker說,他率先研究了語言和社會過程(並且之前曾與Mehl合作)。“這是一種如此令人興奮的新思維方式,”他補充道。“我被震撼了。”
本文經許可轉載,並於2017年11月6日首次發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