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項全球性條約遏制了破壞臭氧層的化學物質,據一項新的研究顯示,到本世紀末,該條約可能預防 4.43 億例皮膚癌病例和 6300 萬例可能需要進行白內障手術的視力損傷事件。
“我們已經擺脫了災難,”國家大氣研究中心副科學家朱莉婭·李-泰勒解釋道,她是關於《蒙特利爾議定書》論文的合著者。
這項工作獻給馬里奧·莫利納,一位墨西哥化學家,他因其 1974 年開始的研究而分享了諾貝爾獎,該研究預測,通常用於製冷劑和氣溶膠罐推進劑的化學物質正在漂入平流層,在那裡它們會釋放氯。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事業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將幫助確保有關當今塑造我們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的未來。
莫利納警告說,氯正在攻擊臭氧層,這有助於保護地球免受太陽有害的紫外線輻射。他的發現起初受到了懷疑,但在 1985 年,三位英國科學家在南極洲上空發現了一個巨大的臭氧層“空洞”。
由此產生的震驚引發了全球對《蒙特利爾議定書》的支援。這是保護臭氧層的第一步,但它並沒有要求快速和完全淘汰消耗臭氧的化學物質。
昨天釋出的研究發現,該條約一半以上的健康益處可以追溯到六項後續修正案,這些修正案擴大了其範圍,涵蓋了更多的化學物質——包括一些被建議作為替代品的化學物質——並加快了去除時間表。
“令人震驚的是,如果不是《蒙特利爾議定書》,到本世紀末會發生什麼,”李-泰勒指出,她說該條約及其修正案貢獻了“廣泛的全球利益”。
除了健康益處外,它們還包括對農作物、陸生野生動物和海洋的環境益處。
這項新研究的作者包括來自 NCAR 和 EPA 的科學家,他們構建了一個模型,根據未來的健康資料和人口預測來預測美國的益處。
該模型顯示,消耗臭氧排放物對健康的最壞影響將是對 1950 年至 2000 年間出生的美國人。它們包括皮膚老化和各種型別的皮膚癌,包括黑色素瘤,每年在美國造成 7,100 多人死亡。
過度暴露於紫外線輻射也會降低免疫防禦能力,包括那些幫助人們從 COVID-19 中康復的免疫防禦能力。
但是,包括氫氟碳化合物和氯氟碳化合物、哈龍和其他臭氧破壞者的化學物質排放的加速減少,預計到 2040 年將紫外線輻射減少到 1980 年的水平。
這將有助於減少全球變暖,因為一些化學物質,包括用於製冷劑的化學物質,被認為是超級變暖物質,其效力是 CO2 的 1,000 多倍。
雖然一些國家,特別是美國,在圍繞減緩氣候變化的政策方面仍然面臨困難,但複雜的臭氧條約一直在國際上發揮作用。
聯合國前秘書長科菲·安南似乎是正確的,他認為《蒙特利爾議定書》“也許是唯一最成功的國際協議”。
經 POLITICO, LLC 許可轉載自 E&E News。版權所有 2021 年。E&E News 為能源和環境專業人士提供重要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