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領導人達成具有里程碑意義的氣候協議

根據協議,到2030年,溫室氣體排放量將比1990年水平至少減少40%。

加入我們的科學愛好者社群!

分析人士希望此舉能活躍國際氣候政策努力,歐盟(EU)領導人已就世界第三大經濟體的中期氣候和能源目標達成一致。

歐盟新的氣候和能源政策框架在歐洲理事會通宵會議期間最終確定,該框架責成歐盟成員國到2030年將國內溫室氣體排放量集體減少至少40%,相對於1990年的水平。除非中國和美國等國家意外地承諾更具雄心的目標——在這種情況下,歐洲將效仿——否則,商定的目標將構成歐盟為明年年初計劃達成的全球氣候協議做出的貢獻。

歐洲國家元首還就一項具有政治約束力的歐盟範圍目標達成一致,即到2030年將可再生能源使用量提高到27%,高於目前的略高於14%。另一個27%的目標,即提高歐盟層面的能源效率,僅僅是“指示性的”,將在2020年進行審查,並考慮30%的目標。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報道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正在幫助確保有關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的未來。


政策分析師謹慎地歡迎這項協議。“從政治上講,不可能有更多成果了,”波恩德國國際和安全事務研究所的氣候政策專家 Severin Fischer 說。“這項協議的真正價值取決於中國和美國明年將提供什麼。”

“歐洲正在樹立榜樣,”法國總統弗朗索瓦·奧朗德說,但他補充說,該協議是歐洲各國政府在氣候行動的緊迫性和可負擔性方面存在不同看法的情況下達成的妥協。例如,嚴重依賴煤炭發電的波蘭曾威脅要否決一項決定,除非對其能源和重工業做出影響深遠的讓步。

“重要的是,為更具雄心的目標敞開大門,”布魯塞爾碳市場觀察組織主任 Eva Filzmoser 說。“但該協議也包括一些對大型汙染者的不受歡迎的讓步,這些讓步有可能嚴重限制其有效性。”

自1990年以來,歐盟的溫室氣體排放量已經下降了近20%。額外減排的更大份額將必須由歐盟強制性排放交易計劃(ETS)涵蓋的約12,000個能源密集型裝置來實現。從2021年起,最高允許排放量的上限將每年減少2.2%,高於目前的每年1.74%。但為了避免“碳洩漏”到氣候法規不太嚴格的國家,布魯塞爾將繼續向能源密集型製造業提供充足的免費汙染權,否則這些行業可能會轉移生產。

碳市場分析師還指出,由於超額分配和近年來的經濟危機,以往交易期遺留了超過20億份未使用的配額,企業可以用這些配額來抵消未來的排放。排放交易體系將進行改革,以穩定排放價格,該價格在2008-2012年交易期間曾一度跌至零。

但批評人士表示,無論是上限削減還是計劃中的市場穩定措施,都不足以將碳價從目前每噸約5歐元的排放水平提高到刺激對清潔能源技術進行認真投資所需的水平。“現在是時候修復歐洲氣候政策最重要的工具了,”德國波茨坦氣候影響研究所首席經濟學家 Ottmar Edenhofer 說。“如果沒有一個運轉良好的排放交易體系,很難看出氣候目標將如何付諸實踐。”

與此同時,歐盟成員國仍必須就排放交易體系未涵蓋部門的國家目標進行談判。Fischer 說,這可能是一項艱鉅的任務,因為昨晚達成的協議要求所有要素的決定都必須由所有締約方商定,如果一些國家拒絕遵守,則可能面臨僵局。

然而,各國在如何實現其國家目標方面將獲得更大的靈活性,例如透過來自建築和供暖等非交易部門減排的國內碳抵消。但在2020年之後,該協議將終止透過發展中國家的清潔能源專案(通常質量可疑)抵消國內排放的選擇。

本文經許可轉載,並於2014年10月24日首次發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