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尼娜極端天氣模式可能在本世紀末翻倍

拉尼娜給世界不同地區帶來洪水和乾旱

加入我們的科學愛好者社群!

一項新的研究 基於氣候模型發現,人為造成的氣候變化將使拉尼娜現象在本世紀末的發生頻率翻倍,從而導致洪水、乾旱和其他極端天氣事件。

拉尼娜現象是厄爾尼諾現象的較冷表親,是與太平洋中部溫度下降相關的天氣模式。過去,極端的拉尼娜現象曾導致美國西南部乾旱、委內瑞拉突發洪水、中國洪水以及數千人死亡。

澳大利亞聯邦科學與工業研究組織的大氣科學家蔡文菊及其同事的研究表明,在2100年氣候變化的情況下,極端的拉尼娜現象將每13年發生一次,高於1990年代的每23年一次。該研究發表在《自然氣候變化》雜誌上。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 訂閱來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透過購買訂閱,您正在幫助確保關於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的未來。


科學家發現,四分之三的事件將先於極端的厄爾尼諾現象發生。

哥倫比亞大學拉蒙特-多爾蒂地球觀測站的助理研究教授帕克·威廉姆斯透過電子郵件表示,預測拉尼娜現象發生的研究對於美國西南部至關重要。他沒有參與目前這項研究的科學家團隊。

他說,這些地區在過去15年中幾乎一直遭受乾旱困擾。

威廉姆斯說:“如果拉尼娜事件真的會變得越來越強烈,並且這種趨勢疊加在溫室效應之上,那麼這將對北美西南部造成真正的雙重打擊。不僅趨勢是變暖,而且乾旱年份會更加乾燥。”

這項研究是科學家們試圖梳理全球變暖對單個極端天氣現象影響的一系列研究中的第三項。蔡文菊及其同事之前發現,全球變暖將使極端厄爾尼諾現象更加頻繁,以及在印度洋發生的類似於厄爾尼諾現象的印度洋偶極子現象 (《氣候電訊》,2014年6月12日)。

交替的洪水和乾旱
為了得出結果,科學家們使用了21個氣候模型來模擬拉尼娜現象,並假設各國將繼續以目前的水平排放二氧化碳。

在21個模型中,多達17個模型發現拉尼娜現象將變得更加頻繁。他們彙總了結果以確定發生頻率。

這一發現讓蔡文菊感到驚訝。他說,大多數科學家先前認為,隨著氣候變化,極端拉尼娜現象的頻率會降低。

現在,看來極端厄爾尼諾現象和拉尼娜現象的頻率都將高於1990年代。這意味著像澳大利亞這樣的國家(地球上最乾燥的大陸)將出現巨大的乾旱和巨大的洪水交替發生的局面。蔡文菊說,1987年和1988年在澳大利亞就出現了降雨量劇烈波動的情況,造成了災難性的後果。

他說:“無論如何,你都會遭受痛苦。”

蔡文菊希望透過使用單個氣候模型而不是彙總多個模型的結果來完善他的研究結果。這種方法將使科學家們能夠將內部變異對拉尼娜現象發生的影響納入考慮,而這在目前的研究中是缺失的。

科學家使用的方法確實有其缺點。氣候模型並沒有充分代表太平洋和印度洋中發生的複雜現象,例如拉尼娜現象,這使得理清自然和人為趨勢成為一項挑戰。

經環境與能源出版有限責任公司許可,轉載自氣候電訊。 www.eenews.net,202-628-650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