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支援科學新聞業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業: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將有助於確保未來能夠繼續講述關於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思想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
一團纏繞成無數結的繩子很可能被視為令人沮喪的東西。但對於古代印加文明來說,仔細打結的繩結構成了一種稱為奇普的記錄方法的基礎。現在研究人員報告說,這種賬本系統比以前認為的更為複雜,並且包含一種在等級森嚴的印加指揮系統中,在工人和更高級別的管理者之間傳遞資訊的方式。
迄今為止,已經發現了數百個奇普,每個奇普都由一根羊毛主繩組成,上面懸掛著數百甚至數千根其他打結的繩子。哈佛大學的加里·厄頓和卡麗·J·佈雷津設計了一個計算機程式,用於分析從秘魯利馬現代城市附近的普魯丘科遺址(一個印加行政中心)出土的 21 個奇普中的模式。他們發現,不同顏色和長度的繩子中的某些模式似乎包含代表總和的數字資料。更重要的是,資訊在奇普之間以分級模式排列,具有三個級別的許可權。資訊透過在一個級別上的奇普中包含來自另一個級別上的奇普的總和來在它們之間傳遞,從而代表更高級別。
厄頓說:“這項工作讓我們對這種複雜的資訊如何在印加等級制度中被編譯、操作、共享和存檔有了一些瞭解。來自高階官員給低階官員的指示將透過奇普傳遞,從等級制度的頂端向下傳遞。”作者在一篇今天發表在《科學》雜誌上的論文中提出,社會龐大勞動力的命令可能就是以這種方式共享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