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何上過心理學本科課程或填寫過線上測試的人可能都熟悉“五大人格特質”:開放性、盡責性、外向性、宜人性和神經質。 例如,如果您認同“我在聚會上與很多人交談”的說法,您可能會在外向性方面得分很高。 人們認為,一個人的個性在成年後相當穩定,而可以用少數幾個因素來衡量個性的想法至少可以追溯到一個世紀以前。
但人類並不是唯一可以用這些方法量化個性的物種;動物園、保護區和其他圈養環境中的護理人員通常會根據數月或數年觀察和與動物互動的情況來評估動物的個性。 不同物種的具體情況各不相同(例如,可以評估蠑螈的好色程度,斑胸草雀和恆河猴的膽大程度),但個性可以用一小組因素來描述的基本概念仍然相同。 現在研究表明,即使是黑猩猩和虎鯨這樣差異很大的動物,也具有驚人相似的性格特徵。
黑猩猩與人類共有“五大人格特質”,外加第六種。 圖片來源:K & K AMMAN Getty 影像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 透過購買訂閱,您正在幫助確保未來能夠繼續講述關於發現和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想法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
由愛丁堡大學靈長類動物學家德魯·阿爾特舒爾領導的一個研究團隊收集了四分之一世紀的黑猩猩性格調查資料。 在將 538 只黑猩猩的個體資料透過統計模型後,阿爾特舒爾及其團隊發現,黑猩猩的性格可以簡化為應用於人類的相同的五種特質,外加第六種稱為支配性的特質,這種特質反映了猿類的“競爭能力[和]社交能力”,他們寫道。 研究結果於去年 10 月在eLife線上發表。
考慮到黑猩猩和人類的親緣關係如此密切,它們具有相似的性格特徵是有道理的。 但我們更遠的表親呢? 加泰羅尼亞赫羅納大學的靈長類動物學家尤蘭·烏貝達最近正忙於為加那利群島洛羅公園動物園的工作人員準備講座。 她決定看看是否有人對虎鯨(動物園的主要景點之一)進行過性格研究。 她說,“不僅沒有關於虎鯨性格的研究”,而且她能找到的唯一此類鯨類動物研究僅限於寬吻海豚,而且這些研究沒有利用統計技術將這些性格指標簡化為少數幾個因素。 烏貝達要求西班牙和美國三個機構的 24 頭虎鯨的馴養員和研究人員完成一項最初旨在評估黑猩猩性格的調查(儘管不是阿爾特舒爾使用的同一項調查)。
根據烏貝達的研究,虎鯨的性格分為四個特質,該研究於去年 11 月發表在《比較心理學雜誌》上。 前三個是外向性、支配性和謹慎性; 第四個可以被認為是盡責性和宜人性的結合。 當烏貝達將這些發現與她自己早期對黑猩猩的研究結果進行比較時,她發現這兩個物種的性格結構非常相似(即使黑猩猩的性格有六個因素而不是四個)。
考慮到棲息地和神經解剖學的差異,更不用說自黑猩猩和鯨魚擁有共同祖先以來已經過去了 9400 萬年,烏貝達說她沒想到這兩種動物的性格特徵會如此吻合,或者與人類的性格特徵如此吻合。 不過,海豚交流專案的高階研究員賈斯汀·格雷格(Justin Gregg)說,“它們的社會環境中有某種東西創造了這種性格上的相似性”,他沒有參與這項研究。 事實上,他解釋說,黑猩猩和虎鯨都以複雜的認知、相對於身體尺寸的大腦和文化學習而聞名——這也是我們人類的特徵——並且也具有相似的社會結構。
瞭解個性不僅僅是一種智力活動。 對於人類來說,個性和壽命之間存在著公認的聯絡,阿爾特舒爾也發現了黑猩猩的類似模式。 他說:“核心發現是,宜人性較高的雄性比宜人性不高的人壽命更長。” 黑猩猩以具有攻擊性而聞名,但他解釋說,那些“有同情心、樂於助人、敏感、有保護欲和溫柔”的個體可能壽命更長。 然而,阿爾特舒爾謹慎地指出,這只是一種統計相關性; 猿類性格與壽命之間的潛在關係尚不清楚。
杜克大學心理學家保羅·科斯塔沒有參與阿爾特舒爾的研究,他強調了人類文化在延長壽命方面的重要性,並指出了圈養在解釋黑猩猩研究結果方面的潛在作用。 他說:“與人類壽命相關的最重要的人格維度是盡責性,但這與黑猩猩種群無關。” 人類之間的聯絡最有可能與健康行為有關。 他解釋說:“盡責性較高的人鍛鍊更多,注意飲食,不吸菸,不酗酒。” 但科斯塔補充說,在圈養條件下,“即使是最懶散的黑猩猩也能得到良好的飲食和定期的醫療護理,”“無論它們是否盡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