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伊索寓言中,一隻口渴的烏鴉想從罐子裡喝水,必須先提高水位,所以它向罐子裡投擲鵝卵石。在現實生活中,歐亞䴉也能夠完成同樣的任務。但它到底有多聰明呢?
研究人員用寓言中的謎題來挑戰䴉和人類兒童。結果表明,在孩子們達到八歲之前,他們的表現與鳥類相似。該研究發表在七月份的《PLoS ONE》期刊上。
在一項測試中,獎品被放在裝有水或鋸末的管子裡。大約一半的鳥類需要多次試驗才能學會將石頭投入液體中(而不是灰塵中),以使獎勵上升到可以夠到的位置。
支援科學新聞報道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將有助於確保未來能夠繼續推出關於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思想的具有影響力的報道。
當四歲到七歲的兒童面臨同樣的測試時,他們的學習方式也類似,大約需要五次試驗才能意識到可以取出水管中的代幣——儘管他們掌握這項任務的速度比鳥類更快。年齡較大的兒童學習速度更快,而八歲或以上的兒童第一次嘗試就解決了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