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的認知能力或不及鳥類

在八歲之前,孩子們在解決常見謎題方面比不上松鴉

加入我們的科學愛好者社群!

在伊索寓言中,一隻口渴的烏鴉想從罐子裡喝水,必須先提高水位,所以它向罐子裡投擲鵝卵石。在現實生活中,歐亞䴉也能夠完成同樣的任務。但它到底有多聰明呢?

研究人員用寓言中的謎題來挑戰䴉和人類兒童。結果表明,在孩子們達到八歲之前,他們的表現與鳥類相似。該研究發表在七月份的《PLoS ONE》期刊上。

在一項測試中,獎品被放在裝有水或鋸末的管子裡。大約一半的鳥類需要多次試驗才能學會將石頭投入液體中(而不是灰塵中),以使獎勵上升到可以夠到的位置。


支援科學新聞報道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將有助於確保未來能夠繼續推出關於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思想的具有影響力的報道。


當四歲到七歲的兒童面臨同樣的測試時,他們的學習方式也類似,大約需要五次試驗才能意識到可以取出水管中的代幣——儘管他們掌握這項任務的速度比鳥類更快。年齡較大的兒童學習速度更快,而八歲或以上的兒童第一次嘗試就解決了問題。

評論請至ScientificAmerican.com/oct2012

索菲·布什維克是《大眾科學》的科技編輯。她負責網站的日常技術新聞報道,撰寫關於人工智慧到跳躍機器人等各種主題的文章,供數字和印刷出版物使用,錄製 YouTube 和 TikTok 影片,並主持播客《Tech, Quickly》。布什維克還經常在廣播節目(如《Science Friday》)和電視網路(包括 CBS、MSNBC 和國家地理)上露面。她擁有十多年在紐約市擔任科學記者的經驗,此前曾在《Popular Science》、《Discover》和 Gizmodo 等媒體工作。在 X(前身為 Twitter)上關注布什維克 @sophiebushwick

更多作者:索菲·布什維克
大眾科學 Magazine Vol 307 Issue 4本文最初以“Bird Brains”為標題發表於《大眾科學 Magazine》第 307 卷第 4 期(),第 20 頁
doi:10.1038/scientificamerican1012-20b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