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的開普勒太空望遠鏡於 2009 年發射,並於去年因機械故障停止採集資料。然而,在其相對短暫的壽命中,它提供了豐富的發現。今年二月,科學家宣佈了一項新的成果,使開普勒發現的行星總數接近 1700 顆。“這是有史以來最大的收穫,”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艾姆斯研究中心的傑森·羅威說,他是這項研究的共同負責人。科學家們研究了超過 1200 個行星系統,並驗證了 715 顆行星。所有這些新世界都是多行星系統的成員——擁有不止一顆軌道衛星的恆星。
研究人員使用了一種新方法來剔除虛假訊號。開普勒透過測量恆星亮度的下降來搜尋行星,這種下降發生在行星從恆星前方經過時。這種稱為凌星法(或掩星法)的技術非常精確,但有時非行星天體可能會欺騙望遠鏡。“假陽性”最常見的原因之一是食雙星——一對相互繞行的恆星,有時從我們的角度來看會在彼此前方交叉。
擁有單顆行星的恆星很難與食雙星區分開來。但多行星系統不太可能是欺詐。“這種情況會發生,但不太可能在同一顆恆星的背景中存在兩顆食雙星,”哈佛-史密森天體物理學中心的弗朗索瓦·弗雷辛說,他沒有參與這項研究。也可能(儘管極不可能)存在一顆食雙星和一顆帶有行星的恆星正好疊在一起的情況。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報道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將幫助確保關於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能夠繼續存在。
羅威和他的同事試圖透過檢查候選行星的光線來剔除虛假訊號。他們尋找一種稱為移動質心的特定特徵:一種偏離中心的光點,只能由食雙星產生,而不能由行星產生。
在大量發現中剩下的有:一顆潛在的岩石世界;一個奇特的雙星系統,其中每顆恆星都有自己的行星;以及擁擠的系統,其中多顆行星彼此之間相互引力拖拽。“當然,在我們驗證的集合中,我們擁有人們可以想到的所有型別的行星系統,除了完美的地球類似物,”羅威說。目前,這仍然是開普勒的聖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