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色且營養豐富的海帶,可能成為緬因州進入價值數十億美元的全球水產養殖行業的門票。
專家表示,該州新興的海藻產業正在蓬勃發展,這使緬因州在美國本土海藻蔬菜市場增長之際佔據前排位置。它還可以為面臨價格波動、海洋溫度變化和不可預測的捕撈量等持續挑戰的龍蝦漁民提供另一種收入來源。
“我每年都擔心價格會下跌,”捕撈龍蝦已有三十年的凱倫·庫珀說。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報道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將幫助確保關於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的未來。
美國的的海帶養殖場仍然很少見。在緬因州只有少數小型商業運營。
但由於許多龍蝦漁民希望進入水產養殖行業,該領域充滿了興趣。許多人指出,海帶養殖除了可以緩衝不可預測的經濟環境外,還為漁民提供了一個有吸引力的機會,以應對溫暖水域和海洋酸化對傳統龍蝦棲息地的影響。
目前,對海藻的需求超過了供應。
“我們面臨的巨大挑戰是我們無法獲得足夠的供應——今天風速達到60節,所以沒有人出海去獲取海帶,”在緬因州海岸養殖海帶的保羅·多賓斯說。
多賓斯經營著Ocean Approved公司,該公司種植並加工自己的海帶。他說,自2009年開業以來,該公司經歷了爆炸式增長。他說,直到2015年,Ocean Approved的銷售額每年都翻一番。而在2015年,銷售額持平,但訂單激增——該公司無法生產足夠的產量來滿足需求。
今年三月,Ocean Approved將把其業務轉移到更大的加工廠。這對多賓斯來說是好生意,也是緬因州水產養殖業的積極指標。
嘗試一下,你會喜歡的
近年來,像庫珀這樣的漁民的龍蝦捕撈量創下歷史新高。2012年,龍蝦漁民捕撈了1.27億磅龍蝦(氣候線,2014年7月10日)。水溫升高意味著在過去十年中,向北遷徙的龍蝦湧入了緬因州的水域。但這種成功因每磅的價格為多年來最低而受到抑制。
該州龍蝦的成功連勝不太可能永遠持續下去。南部較遠的龍蝦漁場,如長島海峽的漁場,在這些漁場崩潰之前,龍蝦數量有所增加。緬因州可能需要數年時間才會面臨類似的命運,但這並沒有阻止庫珀提前計劃。
庫珀在一位生食飲食的朋友說服她第一次嘗試海藻沙拉後產生了想法。
“它看起來沒有食慾,但她讓我嚐嚐,我就嚐了,”庫珀說。
這種綠葉蔬菜比她預期的要美味,而最初的幾口也讓她腦海中萌生了一個想法。
那是幾年前的事了。現在,庫珀正在開始租賃流程,以建立她自己的海帶養殖場。
“我喜歡在水上,”庫珀說。“這只是另一種這樣做的機會。”
與其他水產養殖專案不同,海帶養殖從11月持續到5月,與夏季進行的龍蝦捕撈相協調。
增長潛力
對海帶感興趣的不僅僅是庫珀。緬因州水產養殖協會執行董事塞巴斯蒂安·貝爾說,近年來,水產養殖許可證的租賃申請激增。
貝爾說,在系統中的22份水產養殖申請中,待批的海藻申請佔地10英畝。他說,這比貝類佔地85英畝或鰭魚佔地50英畝的面積要小,但仍然很重要。此外,還有大約50份待批的水產養殖申請尚未正式提交。
貝爾說,部分原因是很難在該地區獲得傳統商業漁業的許可證。對於那些希望繼續在水上工作的家庭傳統的年輕人來說,水產養殖是他們進入的途徑。他說,當該協會40年前成立時,大多數成員是海洋生物學家。現在,商業漁民的兒女構成了大部分成員。
“對它感興趣的人代表著一個非常年輕、非常有活力的創業群體,”貝爾說。
這很重要,因為租賃過程需要決心——而獲得許可證甚至還不是最難的部分。
“大自然並不仁慈,”貝爾說。“這一路上有很多停頓和開始。”
目前,緬因州大約使用1300英畝用於水產養殖,其中包括海藻和貝類養殖。
海帶啤酒?
據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糧農組織)稱,全球海藻產業每年為人類消費產生約50億美元的收入。糧農組織報告稱,商業捕撈發生在約35個國家,分佈在北半球和南半球之間,水域範圍從寒冷到溫帶再到熱帶。
美國現在進口了大部分海藻。但這可能會改變。
“對於大多數美國消費者來說,他們還沒有意識到他們的海藻沙拉充滿了藍色1號染料和黃色5號染料,並且它可能來自來路不明的水域,”多賓斯說。
中國等國家現在壟斷了市場,但行業專家表示,緬因州的種植者完全有能力抓住國內買家。島嶼研究所的尼克·巴蒂斯塔表示,他們說,美國消費者越來越喜歡購買本地產品,而且對許多人來說,“本地”意味著在美國種植。
“當你看到機會潛力時,海帶可以成為如此多事物的成分,我們甚至還沒有開始探索所有這些事物,”他說。
這種植物有很多用途,當地人正在尋找其創新用途,將海帶放入肥皂和冰沙中,甚至用它來調味啤酒。
從農業到漁業的艱難過渡
與此同時,環保主義者指出海帶能夠抵消東海岸水域中的二氧化碳和其他化合物。
他們說,海藻有助於使自然恢復平衡,消除緬因州水域中過量的化合物。隨著海帶的生長,它會從水中吸收二氧化碳、氮和磷進行光合作用。
當農民收穫海帶時,這些化合物也會隨之被去除,留下更有利的水域。
緬因州海洋酸化委員會的漁業代表理查德·納爾遜說,這個過程對像龍蝦這樣的硬殼生物特別有益。海洋中二氧化碳含量升高導致的酸性水使貝類等生物難以產生碳酸鈣,而碳酸鈣是形成其外骨骼所必需的。
該委員會在去年的調查結果中建議緬因州“保護、加強和管理海帶、墨角藻和本地藻類的可持續收穫,並保護和加強鰻草床”以進行修復。
海帶可能有其優點,但水產養殖業並非沒有挑戰。對於習慣了漁業生活的龍蝦漁民來說,適應農業可能很棘手。
多賓斯指出,與陸地農業等成熟的巨頭產業相比,水產養殖業更加分散。它正處於產品標準化的過程中,缺乏簡化的供應鏈。
“這不是你說‘好的,明天我就要成為海帶養殖戶了’然後就出發的事情,”多賓斯說。
經環境與能源出版有限責任公司許可,轉載自氣候線。www.eenews.net, 202-628-65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