侏羅紀世界:我們真的能復活恐龍嗎?

《侏羅紀公園》系列電影引發了人們對恐龍 DNA 的興趣,但電影只是虛構的

以下文章經許可轉載自 The Conversation,這是一個報道最新研究的線上出版物。

今年夏天,《侏羅紀公園》系列的第五部電影將登上大銀幕,再次喚起我們許多人自童年時代就有的對恐龍的熱愛。關於地球上曾經存在過的最大、最兇猛和“最已逝”的生物,總有一些令人敬畏之處。但這些電影還有一個額外的好處——它們引發了人們對恐龍 DNA 的興趣。

在原版電影中,“DNA 先生”片段是極佳的科學傳播,而從吸食“恐龍”血液的蚊子體內提取 DNA 的概念是一個傑出的虛構情節。然而,這僅僅是虛構。


支援科學新聞報道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將幫助確保未來能夠持續產出關於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有影響力的報道。


《侏羅紀公園》復活恐龍的解決方案。

非常巧合的是,我們最近確定了恐龍的整體基因組結構。基因組結構是指基因在每個物種的染色體上的排列方式。雖然同一物種的不同動物會具有不同的 DNA 序列,但整體基因組結構是物種特異性的。

我們首先推斷出鳥類-烏龜祖先最可能的基因組結構,然後追蹤從那時到現在發生的任何變化。這個譜系包括大約 2.4 億年前出現的恐龍和翼龍,穿過獸腳亞目恐龍(其成員包括霸王龍迅猛龍),最終到達鳥類。

儘管我們沒有聲稱已經提取了恐龍 DNA,但似乎大多數人都在問的問題是“這是否使我們更接近真正的侏羅紀公園?” 答案是明確的“不”,原因如下。

首先,在琥珀中儲存的吸血昆蟲體內含有完整恐龍 DNA 的想法根本站不住腳。雖然已經發現了含有恐龍血液的史前蚊子,但其中包含的任何恐龍 DNA 都早已降解。尼安德特人和猛獁象 DNA 已被成功分離,但恐龍 DNA 實在太古老了。迄今為止發現的最古老的 DNA 大約有一百萬年的歷史,但對於恐龍 DNA,我們需要追溯到至少 6600 萬年前,所以實際上我們還差得很遠。

其次,即使我們能夠提取恐龍 DNA,它也會被切成數百萬個微小的片段,而且我們幾乎不知道應該如何組織這些片段。這就像嘗試完成世界上最難的拼圖遊戲,卻不知道圖片是什麼樣子,也不知道是否缺少任何碎片。

在《侏羅紀公園》中,科學家們找到了這些缺失的碎片,並用青蛙 DNA 填補它們,但這不會給你帶來恐龍,而是會給你帶來雜交體或“蛙龍”。這些青蛙 DNA 片段可能會對發育中的胚胎產生各種負面影響。使用鳥類 DNA 而不是青蛙 DNA 也將更加明智,因為它們關係更密切(但這仍然行不通)。

迅猛龍無法在雞蛋中復活。圖片來源: Fred Wierum Wikimedia (CC BY 4.0)

第三,認為你只需要一條 DNA 鏈,然後,瞧,你就可以重現一個完整的動物,這再次是科幻小說。DNA 只是一個起點,但動物在卵內的發育是一個複雜的“舞蹈”,其中基因在正確的時間開啟和關閉,並伴隨著一系列環境線索。

簡而言之,你需要完美的恐龍蛋以及其中包含的所有複雜化學物質。在書中,他們製造人工卵,在電影中他們使用鴕鳥蛋。兩者都行不通,你不能把雞的 DNA 放入鴕鳥蛋中並希望得到一隻雞(有人嘗試過)。迅猛龍的情況也是如此。

這甚至在我們考慮立法、規劃許可、抗議團體以及對生態系統的影響之前。

所以我們不能復活恐龍,但是……

重點是:恐龍從未滅絕。恰恰相反,它們現在就在我們中間。鳥類不是從恐龍進化而來的,鳥類與恐龍並非近親。鳥類就是恐龍。

恐龍(包括鳥類)是至少四次滅絕事件的倖存者,每次都以更加多樣化、奇異和精彩的形式出現。我們論文的一個關鍵要素是我們推測它們能夠做到這一點是由於它們的基因組結構。我們發現鳥類和大多數非鳥類恐龍有很多染色體(DNA 包裹)。擁有如此多的染色體使動物能夠產生變異,這是自然選擇的驅動力。

然而,儘管這只是一個渺茫的機會,但未來有可能使用《侏羅紀公園》技術來幫助消除人類造成的一些危害。人類已經目睹了渡渡鳥和旅鴿等著名的鳥類恐龍的滅絕。從這些鳥類身上回收只有幾百年歷史的 DNA 是一個更為現實的主張。也可能是來自密切相關的現存物種的卵可能就足夠好。在合適的條件下,我們或許能夠使用它們來複活其中一些已滅絕的物種。

本文最初發表於 The Conversation。閱讀 原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