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星任務計算機故障延遲資料收集

朱諾號探測器在第二次飛掠這顆巨行星前數小時進入安全模式

一張由朱諾號相機拍攝的合成影像顯示了8月27日飛掠木星(近日點)時的景象。

加入我們的科學愛好者社群!

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的朱諾號探測器在10月18日美國太平洋夏令時晚上10:47進入臨時關閉狀態,當時它正接近飛掠木星。這是該任務在一週內的第二次故障,此前它的推進劑系統也出現了問題。

朱諾號仍然安全,並在53.5天的橢圓軌道上繞木星執行。但是,當探測器以5000公里的時速掠過這顆巨行星的雲頂時,它並沒有收集到科學資料,這是自7月4日抵達木星以來的第二次近距離飛掠

“我們將停留幾天,以便弄清楚哪裡出了問題,”位於德克薩斯州聖安東尼奧市西南研究院的行星科學家、該任務的首席研究員斯科特·博爾頓說。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正在幫助確保有關塑造我們今天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的未來。


延遲點火

朱諾號進入“安全模式”,可能是對機載計算機重啟的回應,距離其最接近木星還有13個多小時。自2011年發射以來,該任務已多次進入安全模式;操作通常在數小時到數天內恢復。工程師們正在採取一系列步驟來恢復通訊。如果以及何時他們再次開始與朱諾號對話,他們將轉向解決一個單獨的、顯然不相關的推進劑問題。

10月14日,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宣佈,朱諾號將推遲發動機點火,因為它原計劃在10月19日的近距離飛掠或近日點期間進行點火。發動機點火本應將探測器從53.5天的軌道調整到14天的軌道。但是,在點火前的加壓過程中,程式所需的兩個氦氣閥門沒有按預期響應。任務管理人員決定推遲點火,匆忙安排了一系列針對即將到來的近日點的科學觀測——然後在四天後,看到他們的探測器進入安全模式。

博爾頓說,朱諾號可以無限期地停留在其53.5天的軌道上,並且仍然可以獲得幾乎所有它計劃在木星收集的科學資料,包括解開這顆行星起源的奧秘以及它是否有一個核心。科學發現主要發生在每次近距離飛掠時,因此延長每次近日點之間的時間意味著研究人員收集資料的速度會更慢。

早期觀察

儘管朱諾號目前存在問題,但還是有一個好訊息。博爾頓在美國天文學會行星科學分會和歐洲行星科學大會的聯合會議上介紹了朱諾號8月27日首次飛掠木星的早期結果。這些資料包括迄今為止對木星漩渦雲層深處最好的觀測之一。

朱諾號上的微波儀器發現,木星寬闊的大氣帶延伸到這顆氣體巨行星深達400公里的地方——儘管這些大氣帶越深,顯示的扭曲和轉彎就越多。“木星深處與我們在表面上看到的相似但又截然不同,”博爾頓說。

朱諾號的相機還捕捉到了木星上肆虐的風暴(如著名的大紅斑)的新視覺細節。與訪問過這顆巨行星的其他探測器不同,朱諾號正在飛掠這顆行星的兩極,讓研究人員首次看到了南北兩極的極端景象。該探測器的首次飛掠發現,木星的北極缺乏土星北極上占主導地位的神秘的漩渦雲六邊形。

另一張新影像顯示了一個高聳的旋風,當太陽在木星上冉冉升起時,它的雲層從側面被照亮。博爾頓說,這個旋風橫跨7000公里,高100公里,“真是一個高聳的暴風雨巨獸”。

其他尚未公開的資料包括關於木星強大的磁場和重力場以及其閃爍的極光的資訊。“每個資料集都包含一個發現方面,我們正在努力理解,”博爾頓說。

下一次飛掠計劃於12月11日進行。

本文經許可轉載,並於2016年10月20日首次發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