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交媒體平臺是全球數十億人與他人聯絡、獲取資訊和理解世界的場所。運營這些網站的公司,包括臉書、推特、Instagram、TikTok和Reddit,會收集基於其平臺上發生的每一次互動的大量資料。
儘管社交媒體已成為我們最重要的公共言論論壇之一,但幾個最重要的平臺卻由少數人控制。馬克·扎克伯格控制著Meta(臉書和Instagram的母公司)58%的投票權,實際上使他完全控制了兩個最大的社交平臺。埃隆·馬斯克出價440億美元將推特私有化(儘管該交易是否能完成將取決於一場訴訟)。[編者注:馬斯克在10月下旬完成了對推特的收購。] 所有這些公司都有選擇性地與研究人員分享平臺數據的歷史,阻止我們理解社交媒體對個人和社會的影響。三大最強大的社交媒體平臺的這種單一所有權使我們擔心這種資料共享的封鎖將繼續下去。
經過數十年的幾乎沒有監管,現在是時候要求社交媒體公司提高透明度了。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業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業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正在幫助確保有關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的未來。
2020年,社交媒體是傳播關於選舉的虛假和誤導性宣告以及動員參與2021年1月6日國會大廈暴亂的群體的重要機制。我們已經看到關於新冠病毒的虛假資訊在大流行期間在網上廣泛傳播。而今天,社交媒體公司未能刪除他們承諾禁止的關於烏克蘭戰爭的俄羅斯宣傳。社交媒體已成為傳播關於社會關注的每個問題的虛假資訊的主要渠道。我們不知道下一次危機是什麼,但我們知道關於它的虛假宣告將在這些平臺上流傳。
不幸的是,社交媒體公司在釋出資料和發表研究方面很吝嗇,尤其是當研究結果可能不受歡迎時(儘管存在值得注意的例外)。瞭解平臺上正在發生的事情的唯一方法是讓立法者和監管機構要求社交媒體公司向獨立研究人員釋出資料。特別是,我們需要訪問關於社交媒體結構的資料,例如平臺功能和演算法,以便我們可以更好地分析它們如何塑造資訊的傳播並影響使用者行為。
例如,平臺向立法者保證,他們正在採取措施透過標記內容和插入事實核查來對抗虛假資訊和錯誤資訊。這些努力有效嗎?同樣,我們需要訪問資料才能知道。如果沒有更好的資料,我們就無法就哪些干預措施最有效且符合我們的價值觀進行實質性討論。我們還面臨著制定新的法律和法規,但這些法律和法規並不能充分解決危害,或者無意中使問題變得更糟的風險。
我們中的一些人曾在美國和歐洲就這些方面的潛在立法改革諮詢過立法者。圍繞社交媒體公司的透明度和問責制的對話已經變得更加深入和更實質性,從模糊的概括轉向具體的建議。然而,這場辯論仍然缺乏重要的背景。立法者和監管機構經常要求我們更好地解釋為什麼我們需要訪問資料,這將使哪些研究成為可能,以及這些研究將如何幫助公眾併為社交媒體平臺的監管提供資訊。
為了滿足這一需求,我們建立了我們可以回答的問題列表,如果社交媒體公司開始分享更多他們收集的關於其服務如何運作以及使用者如何與其系統互動的資料。我們相信,這樣的研究將幫助平臺開發更好、更安全的系統,併為尋求追究平臺對其向公眾做出的承諾負責的立法者和監管機構提供資訊。
研究表明,虛假資訊通常比其他型別的內容更具吸引力。為什麼會這樣?虛假資訊的哪些特徵與使用者參與度和病毒式傳播最相關?研究人員提出,新穎性和情感性是關鍵因素,但我們需要更多的研究來了解這是否屬實。更好地理解為什麼虛假資訊如此吸引人將有助於平臺改進其演算法並減少推薦虛假資訊的頻率。
研究表明,公司用於最大化收入的交付最佳化技術,甚至廣告交付演算法本身,都可能具有歧視性。與其他人相比,某些使用者群體是否更有可能看到潛在有害的廣告,例如消費者詐騙?其他人是否不太可能看到有用的廣告,例如招聘資訊?廣告網路如何改進交付和最佳化以減少歧視?
社交媒體公司試圖透過標記來源可疑的內容來打擊虛假資訊,希望將使用者推向更準確的資訊。調查實驗的結果表明,標籤對信念和行為的影響是複雜的。我們需要更多地瞭解當個人在平臺上遇到標籤時,標籤是否有效。標籤是減少了虛假資訊的傳播,還是吸引了使用者可能原本會忽略的帖子的注意力?當人們變得更加熟悉標籤時,他們是否開始忽略標籤?
推特的內部研究表明,在研究的七個國家中的六個國家,推特的演算法放大了右傾政治家和政治新聞來源,而不是左傾賬戶。其他社交媒體平臺使用的其他演算法是否也顯示出系統的政治偏見?
由於社交媒體平臺現在在公共討論中發揮著核心作用,因此它們對誰可以發言擁有很大的權力。少數群體有時會覺得他們的觀點因平臺稽核決定而在網上被噤聲。關於平臺上允許哪些內容的決定是否對某些群體產生了不成比例的影響?平臺是否允許一些使用者透過濫用稽核工具或透過旨在壓制某些觀點的系統性騷擾來讓其他人噤聲?
社交媒體公司應該歡迎獨立研究人員的幫助,以更好地衡量線上危害併為政策提供資訊。一些公司,如推特和Reddit,一直很有幫助,但我們不能依賴少數幾家企業的善意,因為它們的政策可能會在新老闆的一時興起下改變。我們希望潛在的馬斯克領導的推特會像以前一樣樂於助人,甚至更樂於助人。[編者注:本文是在馬斯克獲得推特所有權之前撰寫和釋出的。] 在我們快速變化的資訊環境中,我們不應該透過軼事來監管和立法。我們需要立法者確保我們能夠訪問我們需要的資料,以幫助保障使用者安全。
編者注(2022年11月11日):這篇文章在釋出後進行了編輯,以包含關於埃隆·馬斯克收購推特的更新。
本文的一個版本,標題為“社交媒體公司必須共享資料”,已改編收錄在2022年12月刊的《大眾科學》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