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對氣候變化,永不言晚

將氣候危機描述為懸崖峭壁——彷彿一旦跌落,就萬劫不復——是無稽之談

An Earth globe balancing on the edge of a stick, symbolizing climate crisis

丹尼爾·格里澤爾/Getty 影像說明

官方訊息稱:今年二月是有記錄以來最熱的二月。您可能已經注意到一些異常現象,當您出門時,冬天似乎不見了蹤影。事實證明,天氣反常是全球性的。如果您錯過了相關新聞,此前一月也被報道為有史以來最熱的一月,而 2023 年是迄今為止我們經歷的最熱年份

氣候活動家一次又一次地警告說,我們只剩下這麼多時間來避開災難。他們告訴我們,很快就“太晚了”,無法拯救地球和我們自己。他們的資訊基於這樣一種假設,即恐懼是促進行動的最有效動力。

這種溝通策略存在嚴重缺陷。在政治上,它導致許多人絕望,認為一切都完了。當氣候末日沒有如期而至時,它又導致另一些人從“狼來了”的寓言中尋求安慰。在科學上,將氣候危機描述為懸崖峭壁——彷彿一旦跌落,就萬劫不復——是無稽之談。氣候變化不會以盛大的結局告終。相反,它會引發一連串不斷升級的損害,這些損害將隨著時間的推移呈指數級增長。


支援科學新聞報道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將幫助確保有關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能夠繼續存在。


最近,我聽取了維爾京群島國家公園的退休漁業生物學家傑夫·米勒關於當前正在發生的最大生物多樣性災難之一的演講,我對此深有體會:世界各地珊瑚礁的崩潰。這些自然奇觀為大量的魚類和其他海洋生物提供了至關重要的棲息地。米勒描述了隨著海洋溫度升高,珊瑚生物與其內部共生的藻類之間關係被破壞時發生的連鎖反應,藻類的光合作用為珊瑚提供養分並創造其鮮豔的色彩。當海水過熱時,藻類開始產生毒素,迫使珊瑚排出藻類——他稱之為“嘔吐到海里”——導致珊瑚白化。結果,大部分珊瑚因飢餓或更容易感染疾病而死亡。

Fish swim along bleached coral reef

2019 年 5 月 9 日,法屬波利尼西亞茉莉雅島的社會群島珊瑚礁上發生大規模白化現象。

圖片來源:Alexis Rosenfeld/Getty Images

但在分享了這一令人沮喪的訊息之後,米勒轉到了他的主要觀點:今天幸存的珊瑚比我們已經失去的珊瑚更有價值,正是因為它的基因構成使其能夠存活至今。在珊瑚礁中,我們正在目睹快速演進的適者生存。隨著時間的推移,拯救剩餘的珊瑚變得越來越有價值。

氣候損害的指數性質也可以在颶風中看到。風速翻倍不僅僅使損害加倍,甚至不是四倍:損害上升了八倍。當卡特里娜颶風於 2005 年襲擊新奧爾良時,這場災難被恰如其分地稱為災難性的。同樣,當瑪麗亞和艾爾瑪颶風在 2017 年給波多黎各和維爾京群島帶來雙重打擊時,以及在 2022 年伊恩颶風襲擊佛羅里達州墨西哥灣沿岸時,情況也是如此。但從這些災難中吸取的教訓不是“遊戲結束”。而是目睹了這些開場炮火之後,我們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需要齊心協力。

可以肯定的是,氣候方面的訊息已經夠糟糕了。但如果您認為去年的熱浪、乾旱、野火、洪水或颶風(圈出適用於您居住地的那些)是可怕的,那麼要吸取的教訓不是一切都完了,而是現在是時候找到一條擺脫當前道路的出口匝道了。即使氣候變化對越來越多的人造成越來越嚴重的影響,但採取行動永遠不會太晚。相反,採取行動的理由變得越來越充分。

在 2015 年巴黎氣候峰會上,世界各國政府一致認為,為了避免不可接受的氣候變化,我們應力爭將全球平均氣溫的升幅控制在工業化前水平以上 1.5 攝氏度(2.7 華氏度)以內,並將其限制在最多 2 攝氏度(3.6 華氏度)以內。科學家警告說,我們正在按計劃在本十年內突破第一個目標——事實上,我們可能由於厄爾尼諾現象已經在 2023 年達到了這個目標——而且,除非我們改變方向,否則我們將在本世紀中葉超過第二個目標。

如果我們真的將地球推過這些極限,那將是悲劇性的。我們應該盡一切努力阻止這種情況發生,最重要的是結束我們對化石燃料的依賴。但是,如果我們在已經對當代人和後代造成嚴重傷害的情況下,卻選擇裝死,那將更加悲劇。相反,我們應該加倍努力,以避免更糟糕的結果。

這是一篇觀點和分析文章,作者或作者表達的觀點不一定代表《大眾科學》的觀點。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