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私需要努力

一項新研究表明,我們天生是利他主義的

man giving money to homeless

研究表明,在某些方面,無私實際上比自私的要求更低。

Pascal Le Segretain/Getty 圖片社

無私可能很性感。研究表明,慷慨大方能夠引起尋求長期伴侶的人的興趣。對他人慷慨可能會預示著在戀愛關係中也會慷慨,這似乎是可以理解的,但除了識別戀愛物件之外,幫助他人似乎可以加強所有的人際關係。按照邏輯,如果沒有無私,我們這個社會就會退化為混亂。那些在隱喻的沙箱裡不分享的人不會被邀請回來玩。

那麼,無私從何而來?幾個世紀以來的哲學辯論都在探討這個問題:無私是一種努力還是一種預設狀態?最近的研究暗示了神經學答案,定位了大腦中似乎抑制我們善良本性的特定區域。這表明無私是預設選項。拋開你的良知不談,在火車上為別人讓座對你的大腦來說可能稍微省力一些。

參與實驗的人員接受了經顱磁刺激 (TMS),刺激部位為前額葉皮層的兩個楔形區域之一,即背內側或背外側,並決定如何與螢幕上顯示的接受者分配十美元。TMS 線圈形成交變磁場,類似於無線手機充電器,以激發附近的電流。當然,研究人員使用 TMS 不是為了給大腦充電,而是為了改變大腦活動。在本例中,TMS 暫時擾亂了前額葉皮層。透過這種方式,研究人員可以測試,在沒有該區域貢獻的情況下,人們的行為是更慷慨還是更吝嗇。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將有助於確保未來能夠繼續報道關於發現和塑造當今世界的想法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


前額葉皮層以在大腦中最後成熟而聞名,據信它有助於我們抵制誘惑做出複雜的判斷,但這是首次直接測試它在利他慷慨中的作用。如果擾亂該腦區導致給予減少,那麼未受干擾的前額葉皮層可能會抑制利己的衝動。如果 TMS 擾亂導致給予增加,那將表明它抑制了我們天生的慷慨。

第二種可能性被證明是正確的。與擾亂無關的運動區域相比,TMS 擾亂前額葉皮層平均導致了更多的給予。該區域似乎充當了慷慨的控制閥,與其在衝動控制中的其他作用相符。但這裡的衝動似乎是無私的,而不是自私的。

不過,當研究人員注意到人們將額外的錢給誰時,又出現了一個謎題。在實驗過程中,參與者在每個接受者的面孔旁邊看到了年收入。擾亂背內側前額葉皮層導致參與者向較貧窮的接受者提供更多,而擾亂相鄰的背外側部分則導致向富裕的接受者提供更多。什麼樣的大腦如此具體地調節慷慨?研究人員提出,一個區域可能充當“情境”控制,抑制對高收入接受者的慷慨,而另一個區域可能充當慷慨的基線控制。在這種解釋中,大腦設有關於我們是否應該給予以及禮物應該去哪裡的子委員會。情境控制區域似乎更具分析性,在艱難的邏輯決策中很活躍,而基線控制區域在感知他人心理狀態時會被啟用,也許可以區分我們自己與他人。

一些關於 TMS 的研究報告了副作用,如頭痛或奇怪的感覺。這些症狀可能會讓參與者感到困惑,或者讓他們在實驗過程中迷迷糊糊地進行操作。該研究的主要作者 Leonardo Christov-Moore 表示,參與者沒有明顯的副作用。而且,他說,“如果預設狀態是自私,那麼讓你感到困惑怎麼會讓你變得不那麼自私呢?”

像這樣的研究可能難以準確確定人們何時表現出體貼或自私的行為。2006 年的研究得出結論,TMS 擾亂前額葉皮層導致參與者表現得更加利己,這與抑制慷慨的作用不符。然而,2006 年的實驗涉及一項複雜的任務,在該任務中,人們可以在某人與他們分享十美元后接受或拒絕這筆錢。(拒絕提議會懲罰兩個人,因為兩人都無法從該輪中獲得錢。)接受 TMS 以擾亂前額葉皮層的人接受了更吝嗇的提議,但至少有兩種可能的解釋。他們可能為了儘可能多地撈錢而犧牲了公平感。或者,Christov-Moore 認為,他們可能接受了不公平的交易,作為一種慷慨的行為。潛在的認知大腦同樣複雜。許多認知任務依賴於任何給定的區域,而最新的人類研究表明,大腦空間具有強大的多工處理能力。關於公平或利他主義是如何產生的,我們還有很多需要了解的地方,更不用說如何利用我們所知道的知識了。

慈善事業通常被描述為一個人應該做出的努力。我們應該捐款。我們應該成為人道主義者。我們應該做志願者。這項研究表明,在某些方面,無私實際上比自私的要求更低。雖然我們從邏輯上決定照顧自己,但同情心的暗流可能會推動我們變得慷慨。對於 Christov-Moore 來說,讓他印象深刻的是,利他主義“不是非常抽象和理性的東西。它實際上是一種非常情緒化的衝動。”

您是專攻神經科學、認知科學或心理學的科學家嗎?您是否讀過最近發表的同行評議論文並想撰寫相關文章?請將建議傳送給“Mind Matters”編輯Gareth Cook。Gareth 是一位普利策獎獲獎記者,是《美國最佳資訊圖表》系列叢書的編輯,您可以透過 garethideas AT gmail.com 或 Twitter 聯絡他

@garethideas.

Victoria Sayo Turner 是加州大學舊金山分校神經科學專業的博士生。她於 2014 年畢業於阿默斯特學院,並於 2014 年至 2016 年在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工作。

更多作者:Victoria Sayo Turner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