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支援科學新聞業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業 訂閱。 透過購買訂閱,您將幫助確保未來能夠繼續講述關於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
2000年11月2日,一艘俄羅斯聯盟號飛船與剛起步的國際空間站(ISS)對接。該飛船搭載了遠征1號的兩名俄羅斯人和一名美國人——謝爾蓋·克里卡列夫、尤里·吉登科和比爾·謝潑德——這三人將作為首批宇航員在空間站上度過四個多月的時間。
十年過去了,國際空間站現在是航天史上持續載人時間最長的軌道前哨站,自克里卡列夫、吉登科和謝潑德首次抵達以來,一直有輪換的宇航員駐守。
在那段時間裡,空間站名副其實,迎來了許多其他國家的訪客——其中包括義大利、比利時、日本、加拿大、德國和法國——以及一些搭乘俄羅斯火箭的付費客戶。 並且,由於數十次美國太空梭和俄羅斯無人“進步號”貨運飛船向空間站運送硬體,空間站的規模和技術能力也大大增強。
點選此處觀看國際空間站的演變過程——從1998年進入軌道的孤獨的、無人駕駛的曙光號模組,到今天這個綿延100米的龐大前哨站——這一切都由訪問空間站的太空梭宇航員記錄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