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釋出的一份報告顯示,一些以色彩鮮豔的卡通人物(如忍者神龜、恐龍戰隊和米老鼠)為賣點的兒童蠟筆和玩具犯罪實驗室工具包中含有致癌、損害肺部的石棉纖維。
環境非營利組織環境工作組行動基金委託撰寫的報告發現,在抽樣檢測的28盒兒童蠟筆中,有4個品牌和21個兒童指紋工具包中,有2個品牌含有石棉。
所有石棉檢測呈陽性的產品均在中國製造並進口到美國。
支援科學新聞報道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方式是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將有助於確保有關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思想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的未來。
紐約西奈山醫院兒科和預防醫學教授菲利普·蘭德里根博士在一份宣告中說:“玩具中的石棉對兒童構成不可接受的風險,今天如此,2000年和2007年也是如此,當時最後的測試在這些兒童產品中發現了這種致命物質。”他審閱了這項研究,但沒有參與其中。
專家表示,石棉暴露沒有“安全”水平。美國職業安全與健康管理局表示,即使是短暫的暴露——僅僅幾天——也可能導致嚴重的肺部問題。
環境工作組行動基金高階分析師兼報告共同作者索尼婭·倫德說:“許多消費產品中沒有禁止石棉汙染的規定,對我們來說,玩具真的很突出。”
石棉纖維和兒童不是一個好的組合。纖維會分離,顆粒會釋放到空氣中並被人吸入,從而導致肺癌和間皮瘤等肺部問題。
雖然指紋粉很容易被吸入,但對於蠟筆,令人擔憂的是兒童會吃掉它們。針對2000年一份報告發現蠟筆中含有石棉的情況,美國消費品安全委員會表示,蠟筆中石棉對兒童的風險“極低”,因為石棉纖維嵌入蠟筆蠟中,不會在兒童體內逸出。
美國退役助理外科醫生、職業健康專家理查德·萊門說:“有些人可能會說他們[兒童]沒有非常高的暴露風險,但兒童對有毒物質的反應更敏感,而且我們正在處理一種致癌物。”“我們尚未確定低於該濃度或暴露量就無風險的水平。”
美國疾病控制與預防中心表示,兒童時期接觸石棉意味著以後生活中更有可能患上石棉相關疾病。
美國產品安全委員會通訊主管斯科特·沃爾夫森表示,該機構正在“非常認真地對待”這份新報告。
沃爾夫森說:“法律要求我們考慮暴露——兒童可能從蠟筆、指紋工具包中接觸到多少暴露量。他們必須吸入多少才能使其安全受到威脅。”
他說:“需要大量的科學研究才能讓工作人員做出判斷,是否應採取監管行動。”“兒童安全是我們機構最重要的事情。”
這並不是首次在蠟筆或犯罪工具包中發現石棉。在2000年,《西雅圖郵報》報紙對蠟筆進行了測試,並在三個受歡迎的品牌中發現了石棉。七年後,在犯罪工具包中發現了石棉。
萊門說:“多年前發生這種情況時,我以為情況已經平息,美國消費品安全委員會[消費品安全委員會]會採取行動。”“四年後的今天,我們仍然看到這種情況發生。這是旨在保護美國公眾,特別是美國兒童的系統崩潰。”
石棉更常用於建築材料,如絕緣材料和瓦片,因為它耐熱、防火且不易降解。目前尚不清楚石棉是如何進入蠟筆和犯罪工具包的,但倫德及其同事寫道,這可能是“滑石粉的汙染物,滑石粉用作蠟筆和犯罪現場指紋工具包中粉末的粘合劑”,他們補充說,石棉通常在滑石礦床附近發現。
目前的報告發現Amscan蠟筆、迪士尼米老鼠俱樂部蠟筆、Nickelodeon忍者神龜蠟筆、Saban的恐龍戰隊超級能量蠟筆、EduScience豪華法醫實驗室工具包(黑色指紋粉)和Inside Intelligence秘密間諜工具包(白色指紋粉)中含有石棉。測試在北卡羅來納州格林斯博羅的科學分析研究所進行。
在美國消費品安全委員會之前的關於蠟筆和工具包中石棉的報告發布後,該委員會沒有制定任何法規或禁令。
倫德及其同事表示,該報告應促使安全委員會禁止兒童產品中使用滑石粉。
沃爾夫森說,與鉛和一些其他有特定含量限制的金屬不同,對於石棉,該機構將不得不研究這些玩具的暴露水平,這需要更“嚴格的科學研究”。他說,該機構並非從頭開始,因為它在之前的石棉報告發布後就研究了暴露情況,但沒有何時可能就是否需要採取監管行動做出決定的時間表。
倫德說,在美國之前發現石棉後,美國蠟筆製造商在很大程度上停止使用滑石粉,並且在新報告中,他們沒有在美國製造的產品中發現任何石棉。“但由於如此多的玩具來自中國,這些製造商的承諾並不能完全保護”美國兒童,她說。列出的含石棉產品的標籤上也沒有滑石粉。
雖然沒有人將疾病歸咎於受石棉汙染的玩具或蠟筆,但該報告的作者指出,此類產品中的石棉是最近才發現的,疾病可能需要數年才能發展。
蘭德里根說:“顯然,一些玩具製造商在保護兒童和其他人免受消費品中石棉侵害方面做得還不夠。因此,聯邦政府早就應該禁止消費品中使用石棉了。”
環境工作組報告連結: http://www.asbestosnation.org/facts/tests-find-asbestos-in-kids-crayons-crime-scene-kits/
本文 最初刊登在 Environmental Health News,這是一個由非營利性媒體公司環境健康科學出版的新聞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