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尼洞穴壁畫是最早的神話故事描繪嗎?

考古學家已將蘇拉威西島的具象巖畫年代追溯到至少 43900 年前

在印度尼西亞的一個洞穴中發現的具象影像的年代可追溯到 43900 年前,這比歐洲同類藝術品要古老得多。

阿迪·阿古斯·奧克塔維亞納 (Adhi Agus Oktaviana)

在馬德里普拉多博物館的 67 號展廳,弗朗西斯科·戈雅的《農神》以一幅令人憎惡的場景吸引著觀眾。這幅畫描繪了希臘神話中的克洛諾斯(羅馬版本中的農神),他因害怕被自己的孩子推翻而吃掉了他們。評論家們將戈雅的演繹——這位食人神張大眼睛,帶著明顯的恐懼、羞恥和瘋狂吞噬著自己的兒子——解讀為戰爭蹂躪、西班牙社會衰敗、藝術家心理狀態衰落的寓言。它是有史以來最偉大的敘事藝術作品之一。當然,極少有人能掌握如此高超的視覺敘事技巧,但即使是次要形式,這種創造性的表達也很特別:只有我們人類智人,才被認為會發明虛構的故事,並透過具象影像來傳達它們。

考古學家一直渴望尋找我們獨特的藝術行為的起源。長期以來,最古老的具象藝術(相對於抽象的標記)和虛構生物的描繪都來自歐洲的遺址,其年代不超過 40000 年前。但近年來,研究人員在東南亞發現了更古老的具象藝術例項。現在,在印度尼西亞蘇拉威西島工作的考古學家發現了迄今為止最古老的具象藝術。在 12 月發表在《自然》雜誌上的一篇論文中,澳大利亞格里菲斯大學的馬克西姆·奧貝爾 (Maxime Aubert)、阿迪·阿古斯·奧克塔維亞納 (Adhi Agus Oktaviana) 和亞當·布魯姆 (Adam Brumm) 以及他們的同事報告說,這件藝術品——一幅洞穴壁畫——似乎描繪了幾個人形奇幻人物獵殺真實動物的場景。如果他們的說法是正確的,那麼這一發現也可能構成世界上最古老的關於講故事和超自然思維的影像記錄。

古老的場景


支援科學新聞事業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事業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將幫助確保未來能夠繼續報道關於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


該團隊於 2017 年在蘇拉威西島南部馬羅斯-龐卡普喀斯特地區的 Leang Bulu’ Sipong 4 洞穴中發現了這幅古老的壁畫,那裡是石灰岩尖塔和懸崖聳立的壯麗景觀。在洞穴崎嶇的牆壁上,六名矮小的獵人手持繩索或長矛,正面對著一頭巨大的水牛。附近,其他獵人正在追捕更多的水牛和豬。獵人看起來像人,但表現出神秘的動物特徵——例如,一個獵人長著尾巴,另一個獵人長著喙。這種人獸混合體被稱為獸人(源自希臘語中的“野獸”和“人”),它們被認為是精神思維的指標——例如,希臘神話中牛頭人身的彌諾陶洛斯和埃及豺頭神阿努比斯。研究人員認為,各種人物——都用一種舊鏽色的顏料繪製而成——是同一場景的一部分,它可能描繪了一種被稱為圍獵的公共狩獵策略,在這種策略中,獵物被從掩體中趕出,驅趕到獵人面前。

為了確定影像的年代,研究人員測量了影像頂部形成的礦藏中鈾的放射性衰變。該團隊對場景各個部分的礦藏進行了取樣,獲得了從 43900 年到 35100 年前的最短年代。如果這幅畫至少有 43900 年的歷史,正如奧貝爾及其同事所認為的那樣,它將超越之前最古老的具象藝術品的紀錄保持者——在婆羅洲的一個洞穴中發現的一幅 40000 年前的牛形動物畫作——數千年。它還將擊敗來自德國的 39000 年至 40000 年前的《獅人》雕像,該雕像長期以來一直被認為是已知最早的獸人,以及來自法國著名的拉斯科洞穴的 17000 年前的狩獵場景。

考古學家在印度尼西亞蘇拉威西島的 Leang Bulu’ Sipong 4 遺址發現了一幅洞穴壁畫 (1)。洞穴入口位於地面上方高處,難以進入 (2)。圖片來源:Kim Newman

這幅新發現的畫作的地理位置意義重大。雖然專家們早就認識到人類起源於非洲,但加拿大維多利亞大學的考古學家艾普麗爾·諾維爾 (April Nowell) 說,“歐洲一度被認為是人類的‘精修學校’”,因為所有已知的最古老藝術品和其他複雜行為的例子都是在那裡發現的。但實際上,發現模式只是反映了歐洲,尤其是法國進行的考古研究數量不成比例。“這項新發現為來自[印度尼西亞和澳大利亞]的豐富早期和多樣化的巖畫記錄增添了新的內容,並強調了在歐洲以外開展研究的重要性,”諾維爾說。

圖片來源:Mapping Specialists

新發現的畫作的位置也很耐人尋味,它位於一個洞穴中,洞穴入口距地面約 23 英尺,現代遊客如果沒有梯子或攀巖裝置很難進入。在歐洲,早期的洞穴壁畫通常是在黑暗、漆黑的通道深處發現的,這些通道很難到達和工作,這表明這些地方可能對藝術家具有特殊的意義。布魯姆指出,在蘇拉威西島,古代影像主要是在洞穴和巖棚的入口附近發現的,因此它們出現在光照區,而不是黑暗區。但與 Leang Bulu’ Sipong 4 壁畫的情況一樣,它們是在該地區石灰岩塔和懸崖面的高處、難以到達的洞穴和壁龕中創作的。“除了藝術品之外,這些遺址沒有其他人類居住的證據,我們認為古代人使用它們只是為了製作影像,”布魯姆說。“為什麼會這樣,我們不知道。但或許在如此難以接近、位於地面上方高處的邊緣地帶創作洞穴藝術具有某種更深層次的文化和象徵意義。”他補充說,為了到達這些地點,藝術家們大概不得不攀爬藤蔓或竹竿,或者在某些情況下,在喀斯特地貌塔內部洞穴通道網路中艱難跋涉。但是,儘管蘇拉威西島的古代藝術家和他們在歐洲的同行可能都在充滿意義的地方創作了他們的作品,並在描繪他們的主題時使用了一些類似的風格慣例,“印度尼西亞和歐洲冰河時代的動物藝術之間不太可能有直接的歷史或文化聯絡,”布魯姆說。

的確,雖然新發現的畫作可能會將最早的具象、獸人和敘事藝術的年代推後,但它並沒有揭示這種創造性表達興起的驅動力。幾十年來,學者們一直在思考現代人類解剖結構起源與創造藝術等現代人類行為之間似乎存在的長期滯後。雖然現代解剖結構在數十萬年前就進化出來了,但現代行為的要素——正如考古記錄中儲存的物質文化所揭示的那樣——出現得相對較晚。有些人認為,晚期的認知轉變可能增強了我們祖先的創造力。另一些人則認為,文化、社會或環境因素——或它們的某種組合——激發了他們的創造熱情。“我們測定年代的這幅洞穴壁畫沒有為這個有趣的問題提供任何直接的見解——可悲的是!”布魯姆說。但根據現有證據,他懷疑虛構故事的出現早於這幅畫作——“甚至可能早於我們人類物種走出非洲。”

這幅影像也可能闡明我們祖先心理的其他方面。“人類最有趣的事情之一是我們增強的工作記憶,”諾維爾解釋說。“它使我們能夠為未來做計劃,在頭腦中按順序排列事件,然後再付諸行動,當然,還能講故事。”她指出,猶他大學的人類學家波莉·魏斯納 (Polly Wiessner) 表明,在許多當代狩獵採集者中,人們在一天中的不同時間談論不同的事情。在白天,他們傾向於八卦或討論經濟問題或政治。相比之下,在晚上,他們講故事和唱歌。

在洞穴壁畫的一部分中,被解讀為獸人——半人半獸的神話生物——的人物據說正在獵捕該地區特有的小水牛。圖片來源:Ratno Sardi

雖然有些影像已經磨損,但整幅巖畫板的全景拼接圖 (1) 和巖畫板的描摹圖 (2) 顯示了更多的獸人形象,以及幾頭水牛和一些野豬。使用鈾系分析法對人物頂部形成的礦藏樣本進行了年代測定,該方法測量鈾的放射性衰變。樣本的最短年代範圍為 43900 年至 35100 年前。圖片來源:阿迪·阿古斯·奧克塔維亞納 (Adhi Agus Oktaviana)、拉特諾·薩爾迪 (Ratno Sardi) 和亞當·布魯姆 (Adam Brumm) (1, 2)

“故事和歌曲是將人們聚集在一起的東西,”諾維爾評論道。“這幅畫板表明,講故事的傳統可以追溯到[數萬]年前。這些故事可以是關於真實事件的,也可以是關於神話事件的——它們可以同時具有指導意義和娛樂意義。”她說,雖然我們可能永遠不會知道蘇拉威西島的這幅畫具體是關於什麼的,“但當我們收集這些故事、這些場景時,我們開始瞭解在特定時間和地點對特定人群有意義的事物。”

未決問題

關於誰在 Leang Bulu’ Sipong 4 洞穴中繪製了人物:在該洞穴或蘇拉威西島的任何其他同時期遺址中,都沒有發現人類骨骼遺骸。我們知道,除了智人之外的人類物種,包括尼安德特人,也創作了藝術品,儘管到目前為止,它似乎完全是抽象的。我們也知道,在不久的過去,還有其他人類物種居住在東南亞:弗洛勒斯人Homo floresiensis 在 60000 年前居住在印度尼西亞的弗洛勒斯島上,呂宋人Homo luzonensis 在距今 50000 年前居住在菲律賓,一項基因研究得出結論,一個倖存到最後的丹尼索瓦人族群可能在 15000 年前剛剛在印度尼西亞或新幾內亞與智人雜交。當被問及這些其他物種中的一種是否可能繪製了狩獵場景時,布魯姆說,“考慮到影像的複雜性,我們目前的工作假設是現代人——與我們具有基本相同的認知‘結構’的人——創作了這幅洞穴藝術。據推測,這些人成為在蘇拉威西島定居下來的人群是智人至少在 7 萬至 5 萬年前首次遷移到印度尼西亞的一部分。”

但是,影像的複雜性存在一些爭議。英格蘭杜倫大學的考古學家保羅·佩蒂特 (Paul Pettitt) 是早期藝術方面的專家,他沒有參與這項新研究,他指出,雖然該群體中的一種動物至少有 43900 年的歷史,但大多數其他人物都沒有確定年代。“‘場景’在舊石器時代藝術中非常罕見,”他觀察到。“如果這在歐洲、非洲或北美,它的年代不會超過 [10000] 年前。”佩蒂特指出,所謂的獸人與他們據稱獵捕的動物不成比例。“它們可能與動物無關嗎?”他想知道。或者它們甚至可能是很久以後才畫的?“我們知道,在歐洲,‘彩繪洞穴’實際上是在數千年分隔的幾個階段進行裝飾的,”他說。對所用顏料進行地球化學分析可以用來確定 Leang Bulu’ Sipong 4 洞穴中的影像是同時代的。

佩蒂特也不相信獵人是獸人——甚至像人。“有些模糊不清,肯定有待商榷,”他說。“即使是最清晰的例子也可能是四足動物,”他補充說,並評論了這些人物的水平描繪。所謂的長矛只是“靠近一些‘人’的長線——根本不是手中的武器,”他說。“因此,這些是否代表人類,以及如果這是一個場景,是否是一個狩獵場景,都是一個懸而未決的問題。”

未來的工作可能會帶來答案。該發現團隊在該地區的調查中發現了更多包含具象繪畫的地點,這些地點仍有待確定年代。也許它們將為影像製作、講故事、神話創造的現代人類思維的起源提供新的線索。

更多探索

史前藝術中最古老的狩獵場景。 馬克西姆·奧貝爾 (Maxime Aubert) 等人在《自然》雜誌,第 576 卷,第 442–445 頁;2019 年 12 月 19–26 日。

來自我們的檔案

現代思維的黎明。 凱特·王 (Kate Wong);2006 年 6 月。

scientificamerican.com/magazine/sa

凱特·王 (Kate Wong) 是一位屢獲殊榮的科學作家,也是《大眾科學》的高階編輯,專注於進化、生態學、人類學、考古學、古生物學和動物行為。她對人類起源非常著迷,併為此報道了 25 年多。最近她開始痴迷於鳥類。她的報道帶她去過法國和克羅埃西亞的洞穴,那裡曾是尼安德特人的家園,去過肯亞圖爾卡納湖的岸邊尋找世界上最古老的石器工具,去過馬達加斯加進行挖掘古代哺乳動物和恐龍的探險,去過南極洲冰冷的海域,那裡有座頭鯨以磷蝦為食,還參加了康涅狄格州周圍的“大日”比賽,在 24 小時內儘可能多地找到鳥類物種。凱特是唐納德·約翰遜合著的《露西的遺產:人類起源的探索》的作者之一。她擁有密歇根大學生物人類學和動物學理學學士學位。在 X(前身為 Twitter)上關注王:@katewong

更多作者:凱特·王 (Kate Wong)
大眾科學雜誌第 322 卷第 3 期本文最初以“第一個故事”為標題發表在《大眾科學雜誌》第 322 卷第 3 期(),第 68 頁
doi:10.1038/scientificamerican0320-68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