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新手父母來說,嬰兒的疼痛令人心碎,而且即使治療也很難有效。每年估計有1500萬嬰兒早產,他們中的大多數人將接受許多挽救生命但痛苦的程式,例如足跟採血或插入稱為套管的細管以輸送液體或藥物。重症監護室的早產兒平均每天要接受11次這樣的“破皮”手術,但是止痛藥的使用率僅略高於三分之一。
我們知道,嬰兒早期重複進行的疼痛手術會對大腦發育產生負面影響,那麼為什麼嬰兒的疼痛治療不足?原因之一是缺乏給藥的標準指南。給成人使用的一些止痛藥不適合嬰兒,而那些可以使用的藥物在兒童中的作用往往不同,這使得劑量成為一個問題。
更重要的是,新生嬰兒無法告訴我們他們的感受,因此無法確定任何止痛藥的療效。然而,牛津大學的研究人員現在可能已經克服了後一個挑戰。他們在5月3日發表在《科學轉化醫學》雜誌上的報告中稱,他們已經確定了一種對止痛藥有反應的與疼痛相關的腦電波訊號,該訊號可用於衡量藥物的療效。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工作 訂閱。 透過購買訂閱,您正在幫助確保關於當今塑造我們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有影響力的故事的未來。
直到20世紀80年代,人們還認為新生嬰兒不會感到疼痛,給他們止痛藥弊大於利。儘管這些誤解已被澄清,但我們對嬰兒疼痛的瞭解仍然很少,因此治療疼痛對於臨床醫生來說是一個巨大的挑戰。
2015年,牛津大學兒科神經科學家麗貝卡·斯萊特和她的同事發表了一項開創性的功能性磁共振成像(fMRI)研究,表明嬰兒的大腦對疼痛刺激的反應與成人的反應非常相似。結果表明,新生嬰兒不僅以與成人相同的方式體驗疼痛,而且實際上對疼痛更加敏感。這些發現還強調了迫切需要更好地控制嬰兒疼痛的方法。
在新的研究中,研究人員使用腦電圖(EEG)記錄了18名健康的足月嬰兒在暴露於疼痛和無痛刺激時的腦電波模式。他們對嬰兒進行了足跟採血程式,該程式通常用於獲取血液樣本,並在他們的腳表面施加低強度力,這是一種輕微疼痛的實驗程式,感覺有點像用鈍鉛筆輕輕戳一下。他們還在他們的小參與者的眼中閃爍燈光,透過連線到一對揚聲器的mp3播放器播放單音調,並輕輕觸控他們的腳。
研究小組發現,疼痛和無痛程式產生了明顯不同的腦電波模式。兩種疼痛程式,而不是其他刺激,都引起了相同的強烈反應,大約半秒鐘後可以透過放置在頭頂的電極檢測到。對其他14名健康嬰兒進行的相同型別的測試,結合心率測量,證實了該訊號是疼痛刺激所特有的,並且不是由於生理喚醒的差異而發生的。
斯萊特和她的同事觀察到,在12名早產兒對足跟採血的反應中也出現了同樣的與疼痛相關的活動,即使在沒有皺眉(這是傳統的嬰兒疼痛行為指標之一)的情況下也是如此,但在嬰兒的腳被麻醉時未能檢測到。斯萊特說:“我們現在可以客觀地測量與疼痛相關的腦活動,並確定不同的止痛藥是否能有效減輕重要醫療程式中的疼痛。”“我們還可以看到,諸如輕輕撫摸嬰兒之類的其他干預措施如何改變與疼痛相關的腦活動,或者諸如陰道分娩或剖腹產之類的不同經歷是否會改變新生嬰兒的疼痛敏感性。”
多倫多病童醫院的高階科學家、嬰兒疼痛評估和管理專家邦妮·史蒂文斯在閱讀該研究後評論道。“初步結果是有希望的,”儘管她補充了一些警告:“樣本量很小,並且對腦電圖反應的觀察時間很短,可能與行為的相關性不好。但是,儘管存在這些問題,但仍很好地表明瞭反應的特異性和敏感性。”她指出,將腦電圖測量疼痛的方法應用於研究或臨床用途的成本和專業知識可能是令人望而卻步的。“我們需要不斷改進我們的[疼痛]測量方法,並且可能需要採取廣泛的措施才能準確。”
斯萊特強調,該團隊開發腦電圖測量方法並非用於評估單個嬰兒的疼痛,而是希望這些測量方法對其他在臨床試驗和研究調查中與新生兒一起工作的人員有用。“我們現在正在早產兒程式性疼痛(Poppi)試驗中使用這些測量方法,以測試[它們]是否可以在侵入性醫療程式中為早產嬰兒提供有效的止痛效果,”她說。“嗎啡經常在成人感到疼痛時使用,但尚不清楚它是否能為嬰兒提供有效的止痛效果。”
斯萊特補充說,“我們將測試服用嗎啡的嬰兒是否會減輕疼痛,以及在痛苦的眼科檢查過程中減輕疼痛是否會改善檢查後心跳和呼吸的穩定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