肯·吉布森在小學時就是一個高階閱讀者,並且很容易記住他讀過的大部分內容。但是,當老師讓他站在班級前面大聲朗讀報告時,他卻表現得笨手笨腳。他注意到,他的同學們也有自己的不一致性。有些人喜歡口頭報告,但自己閱讀一段文字卻要花很長時間;另一些人則很難跟上講座。吉布森現在將這些差異解釋為不同學生之間“學習風格”的不同。他創立了一家名為 LearningRx 的公司,其前提是這些風格會影響學生的學習方式。
近年來,學生之間的學習風格各不相同的觀點廣為流傳。許多老師、家長和學生都堅信他們透過視覺、聽課或閱讀等方式學習效果最好。一些教育工作者提倡利用學生學習方式差異的教學方法。但是,一些心理學家對學習風格對課堂產生任何重大影響的觀點持異議。
專業文獻中不乏各種觀點。凱斯西儲大學的大衛·科爾布認為,性格將學習者分為不同的類別,基於他們學習的積極性或觀察性,以及他們是否擅長抽象概念或具體概念。另一種推測認為,循序漸進的學習者在資訊一步步呈現時理解得最好,而整體學習者則更受益於看到全域性。心理學家至少發表了 71 種關於學習風格的不同假設。
支援科學新聞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正在幫助確保有關當今塑造我們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的未來。
倫敦大學的教育學教授弗蘭克·科菲爾德著手尋找關於學習風格的眾多不同觀點之間的共性,他採用了一個包含 13 種模型的樣本。2004 年發表的研究結果發現,只有三種學習風格測試符合其有效性和可靠性的標準,這意味著這些測試既測量了它們打算測量的東西,又產生了始終如一的結果。在眾多相互競爭的觀點中,科菲爾德和他的同事沒有發現任何指向學習風格總體模型的跡象。
2002 年,在短暫擔任兒科驗光師之後,吉布森創立了 LearningRx,這是一家非傳統的輔導機構,其理念是不同的人依賴於最強的特定認知技能。例如,視覺學習者在透過影像或幻燈片呈現課程時理解得最好;聽覺學習者從講座中受益更多;動覺學習者更喜歡具體的東西,例如製作立體模型。吉布森說:“我們有一種自然傾向於使用最強的技能。這成為我們的學習風格。”
LearningRx 的培訓師使用類似於智商測試的認知技能評估來識別學生的認知優勢和劣勢——有些人可能擅長記憶書面文字,而有些人則不擅長在腦海中進行數學計算。然後,他們進行旨在提高學生最弱技能的“大腦訓練”練習。此類練習可能包括培訓師要求學生快速回答一系列腦海中的數學問題。
弗吉尼亞大學認知心理學教授、學習風格的直言不諱的懷疑論者丹尼爾·威林厄姆認為,吉布森和其他認知心理學家錯誤地將認知優勢等同於學習風格。威林厄姆說,這兩者是不同的:雖然認知能力顯然會影響學習能力,但個人的風格卻不會。“例如,你可以有兩名籃球運動員,他們的風格不同。一個非常保守,而另一個是真正的冒險者,喜歡投一些瘋狂的球等等,但他們的能力可能相當。”
正如威林厄姆指出的那樣,能力會影響課堂表現的觀點並不令人驚訝。更有趣的問題是,學習風格(而不是能力)是否會影響課堂。如果教育工作者識別出學生的個人風格並根據他們的風格調整課程,他們是否會更有效率?
威林厄姆說,這個前提應該是可測試的。“預測非常簡單:如果你迎合一個人的風格而不是違揹他偏好的風格,那應該會對學習成果產生影響,”他說。
加州大學聖地亞哥分校的哈羅德·帕什勒和他的同事在研究文獻中搜索了這種實證證據。他們沒有發現任何證據。他們回顧的一項研究比較了參與者在言語者-視覺者問卷上的得分(這是一項由 15 個判斷題組成的調查,評估某人是否偏好聽覺或視覺資訊),以及他們在透過圖片或口頭閱讀呈現單詞後的記憶測試中的得分。平均而言,參與者在自由回憶測試中表現更好,當他們被展示影像時,無論他們的偏好如何。
一些研究聲稱已經證明了根據學習風格進行教學的有效性,儘管它們樣本量很小,選擇性地報告資料或在方法論上存在缺陷。那些方法論上合理的研究發現,學習風格和評估表現之間沒有任何關係。威林厄姆和帕什勒認為,學習風格僅僅是由於粗心的研究和證實偏見而延續的神話。
儘管缺乏學習風格的實證證據,吉布森仍然認為能力和偏好是相同的。LearningRx 的培訓師要求他們的客戶描述他們的弱點,然後使用 Woodcock-Johnson 測試 來衡量他們的認知能力。“僅僅透過某人告訴我們什麼對他們來說是容易的,什麼對他們來說是困難的,我們就可以很好地知道缺陷在哪裡,”他說。“85% 到 90% 的時間裡,症狀和測試結果都是正確的。”
當老師想知道如何向能力不同的孩子呈現課程時,他們可能無法在既定的學習風格方法中找到答案。相反,威林厄姆建議保持簡單。“應該是材料,而不是學生之間的差異,來決定老師如何呈現課程,”他說。例如,如果目標是教授學生南美洲的地理,那麼最有效的方法是檢視地圖,而不是口頭描述每個國家的形狀和相對位置。“如果有一種很棒的方法可以抓住幾乎每個人的概念,那麼你就完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