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的經驗塑造了我們的現實。“眼見為實”,對嗎?不一定。視覺錯覺會扭曲我們的感知,以至於我們“看到”的東西與實際存在的東西不符。這期《大眾科學·思維》特刊探索了感官錯覺的世界,並深入研究了它們如何欺騙大腦。
“錯覺”一詞源於拉丁語illudere,意為“嘲弄”,而這個詞本身則源於14世紀的盎格魯-法語,意思是欺騙行為。這是因為我們的大腦——而不是我們的眼睛——才是“真相”的最終仲裁者。我們被設定為分析來自感官的持續資訊洪流,並將這些輸入組織成對我們世界的理性解釋。在大多數時候,我們的大腦能夠正確解碼這些訊號。但是,錯覺會使這個過程脫軌——儘管我們的感覺可能看起來是準確的,但我們的感知卻不是。一些錯覺適應有助於我們生存,例如,儘管光源的亮度或波長存在差異,我們仍能在明亮的陽光下或昏暗的房間裡識別出同一物體。另一些錯覺只是在欺騙我們。錯覺既有趣又引人入勝;我們對它們的濃厚興趣可以追溯到古希臘人。然而,在過去的一個世紀裡,它們也在大腦研究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錯覺幫助神經科學家解開人類大腦如何創造“現實”之謎。在本期特刊的開篇文章中,蘇珊娜·馬丁內斯-孔德和斯蒂芬·L·麥克尼克寫道:“神經科學的一個事實是,我們所體驗的一切都是我們想象的產物。” 瞭解大腦如何“誤解”感官輸入並影響感知是他們研究的核心,他們在菲尼克斯的巴羅神經學研究所分別擔任視覺神經科學實驗室和行為神經生理學實驗室主任。在這些頁面的文章中,馬丁內斯-孔德和麥克尼克將向您展示您的大腦如何構建3D影像,語境如何改變您衡量大小和感知顏色、透視或疼痛的方式——並分享使物體出現、消失或移動的錯覺。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正在幫助確保有關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的未來。
如果您想要更多視覺享受,請點選瀏覽年度最佳錯覺大賽的往屆獲獎者。馬丁內斯-孔德和麥克尼克運營著神經相關學會,該學會主辦年度競賽(illusionoftheyear.com)。今年的活動由心智科學基金會和《大眾科學》贊助,於五月在那不勒斯(佛羅里達州)的愛樂藝術中心舉行。並且不要忘記注意到最大的錯覺:你周圍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