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古丁全是壞處嗎?

科學家質疑,這種眾所周知的生物鹼的每日劑量是否像咖啡因一樣無害

倫敦(路透社) - 自從五年前戒掉萬寶路淡味香菸後,丹尼爾的替代品是水果味的尼古丁口香糖,這種口香糖以整齊的彈出式條狀包裝。他每天要吃12到15片,並說他“到處都藏著這種東西”。但他不認為自己是尼古丁成癮者。

像許多人一樣,丹尼爾認為尼古丁口香糖對他的危害遠小於吸菸。世界各地的醫生都同意這一點。他們說,透過戒菸,丹尼爾已經消除了他至少90%的健康風險。

即便如此,人們可能會對尼古丁上癮,但不會因此喪命的可能性,是科學界日益激烈的爭論的核心。科學家們不懷疑尼古丁會讓人上癮,但有些人想知道,每日攝入的尼古丁是否會像我們許多人早上從咖啡中攝取的咖啡因一樣無害。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正在幫助確保未來產生關於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有影響力的故事。


電子煙的日益普及加劇了這場辯論,電子煙是一種不含菸草的裝置,人們用它來吸入含尼古丁的蒸汽,這已經幫助一些人戒菸。尼古丁相對無害的觀點與幾十年來吸菸成為公認的健康威脅時,人們對這種藥物的負面印象背道而馳。

包括英國一些世界領先的實驗室在內的心理學家和菸草成癮專家認為,現在是時候清楚區分尼古丁和吸菸了。他們說,證據表明吸菸才是殺手,而不是尼古丁。

倫敦國王學院精神病學、心理學和神經科學研究所的菸草成癮教授安·麥克尼爾說:“我們需要消除尼古丁的妖魔化”,她一生致力於研究幫助人們戒菸的方法。

她希望人們理解風險是細緻入微的——潛在的危害呈曲線分佈,一端是吸菸,另一端是尼古丁。不理解這一點的人可能會猶豫是否尋求幫助戒菸,或者試圖限制他們對尼古丁替代療法(NRT)的攝入。這會使戒菸更加困難。

一些研究表明,尼古丁像咖啡因一樣,甚至可能產生積極作用。它是一種興奮劑,可以提高心率,加快感覺資訊處理速度,緩解緊張,並使思維敏銳。

所有這些都引發了其他問題:尼古丁是否會使年輕人的大腦更容易尋求更強的刺激?或者,在老齡化社會中,它的興奮特性是否可以使大腦放緩的人受益,防止認知能力下降到阿爾茨海默病,並延緩帕金森病的進展?

到目前為止,答案尚不清楚。分歧既是政治上的、情感上的,也是科學上的。

相對危害

麥克尼爾說,她的工作部分是為了紀念她以前在國王學院的導師、英國精神病學家邁克·羅素的遺產。大約40年前,羅素是最早提出“人們為了尼古丁而吸菸,卻死於焦油”的科學家之一——這一觀點為口香糖、貼片、霧化器以及現在的電子煙等尼古丁替代療法的業務奠定了基礎。

一些科學家指出,羅素的洞察力被菸草業濫用了。澳大利亞科廷大學健康政策教授邁克·道布說,幾十年來,各公司虛假承諾的“淡味”香菸幫助誘惑了更多吸菸者。“我們已經看到了菸草行業六十多年來分散注意力、促銷和欺騙的產品,”他說。“他們陶醉於暗示風險降低甚至有益健康的廣告。”

吸菸導致一半的吸菸者死亡,加上每年有60萬人因二手菸而死亡,使其成為世界上最大的可預防殺手,據世界衛生組織稱,預計到本世紀末的死亡人數將達10億。

很少有人懷疑尼古丁會讓人上癮。麥克尼爾說,它讓人上癮的速度與它傳遞到大腦的速度密切相關。貼片非常慢;口香糖稍快一些。但到目前為止,還沒有證據表明有大量的人對兩者上癮。在倫敦金融區長時間工作的丹尼爾說,他在週末放鬆、運動和與孩子們一起玩耍時,嚼的口香糖會更少。

麥克尼爾說,吸菸如此容易上癮的一個原因是它是一種高效的尼古丁傳遞系統。“吸食菸草香菸是將尼古丁輸送到大腦的最佳方式之一——它甚至比靜脈注射還要快。”此外,菸草公司還使用各種化學物質來增強香菸中尼古丁的效力。

純尼古丁在足夠多的劑量下可能是致命的。有一些證據表明,它可能會導致青少年大腦發育的變化,特別是負責智力、語言和記憶的部分。

加州大學舊金山分校的菸草教授斯坦頓·格蘭茨說,孩子們開始使用尼古丁的年齡越小,他們就越容易上癮。“這很可能是因為他們的大腦仍在發育,”他說。

對此,其他人則表示,研究主要集中在動物身上,而且無論如何,尼古丁不應提供給18歲以下的人。波士頓大學的菸草控制專家和教授邁克爾·西格爾說,在迄今為止為數不多的研究中,這種影響僅在吸菸者中觀察到,而不是在不吸菸的尼古丁使用者中觀察到。

在其他地方,研究人員一直在研究尼古丁預防阿爾茨海默病的潛力,以及延緩帕金森病發作的潛力。

2000年發表在《大腦和認知》雜誌上的一項研究發現,“尼古丁刺激可能在改善帕金森病的認知和運動方面具有前景。”另一項發表在《行為大腦研究》上的研究表明,“在不久的將來,它具有相當大的治療應用潛力。”其他研究工作也關注了這種興奮劑緩解注意力缺陷多動障礙(ADHD)症狀的潛力。

在瑞典,許多人透過吸食一種叫做“snus”的無煙菸草來獲取尼古丁。那裡的研究表明,肺癌、心臟病和其他與吸菸相關的疾病的發病率在歐洲最低。

“功能性成癮”

即便如此,“安全尼古丁”的觀點並沒有流行起來。

英國布里斯托大學的生物心理學家馬庫斯·穆納福說,1970年代和1980年代的公共衛生運動將尼古丁、成癮和香菸緊密地聯絡在一起,以強調吸菸的危害。這些關聯可能會模糊更清潔的尼古丁吸引吸菸者遠離香菸的潛力。

穆納福正在質疑尼古丁成癮本身是不好的這一概念。在穆納福系的一個“吸菸實驗室”裡,仍然沉迷於香菸的人在受控條件下吸菸。目前,研究人員正在研究人們吸入深度的遺傳差異,作為分析人們對尼古丁的需求和反應的專案的一部分。

穆納福說:“如果它沒有帶來任何其他實質性的危害,我們真的應該對成癮本身感到如此困擾嗎?”“這至少是我們需要討論的一個問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