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個月,美國心臟協會發布了一項新的科學宣告,似乎表明白天晚些時候吃飯對心臟有害。至少,這是在晚間新聞和早間節目中傳播的中心思想。
實際宣告更加謹慎:“在一天中早些時候分配更多卡路里可能有助於降低心血管疾病風險,”宣告中寫道。但這之後立即宣告“需要長期跟蹤患者心血管健康的大型研究來展示用餐時間和模式如何影響疾病風險。”換句話說,這仍然是一個非常懸而未決的問題。
支援科學新聞報道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 透過購買訂閱,您將有助於確保有關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的未來。
如果您是每天晚上6點吃晚餐並且直到早餐才再次進食的人,那麼您現在可能會感到非常自鳴得意。但這只是一小部分人。大多數美國家庭(包括我家)在晚上7點左右吃晚餐,而他們的歐洲同行往往吃得更晚。大約一半的成年人(包括我)經常在晚餐和就寢時間之間吃零食。問題是我們是否需要根據這項最新研究來改變我們的行為。
關於用餐時間的研究表明了什麼?
首先要理解的是,該宣告不是針對一項新研究而釋出的。相反,作者回顧了已經完成的關於用餐時間和用餐頻率不同方面的研究,以檢視他們是否可以得出任何確定的結論。而他們實際上不能——因此有了免責宣告。
有些研究發現,晚期飲食模式與各種心血管風險因素之間存在關聯——但是,正如作者謹慎指出的那樣,相關性不一定是因果關係。僅僅因為兩件事同時發生並不一定意味著其中一件事導致了另一件事。少數實際測試不同用餐時間對風險因素的影響的研究往往規模小且持續時間短——不是那種你可以真正依賴的東西。
在閱讀了整篇評論文章後,如果您想檢視,可在此處獲取,我的看法與您在晚間新聞中看到的可能略有不同。
晚吃東西有害嗎?
我們的身體確實有每日(或晝夜節律)節律,會影響我們的消化、新陳代謝和激素系統。因此,認為用餐時間可能會影響身體對食物的反應並不牽強。但是,我認為吃什麼和吃多少比何時吃更重要。正如本文的作者所指出的那樣,僅僅更加有意識地對待您的膳食並制定某種計劃,就可能提高您飲食的營養質量——這可能是這裡的真正因素。
在改變用餐時間之前,請考慮它是否可能對膳食質量產生積極或消極影響。如果讓您晚上6點吃晚餐的唯一方法是在下班回家的路上在汽車餐廳停下來吃快餐,我認為這不值得。相反,如果晚上8點吃晚餐意味著您有時間在家準備一頓美餐並在輕鬆的環境中享用它,我認為好處遠遠超過任何潛在的代謝風險。
同樣,如果深夜進食導致您攝入超過您需要的卡路里,那麼體重增加的風險可能比您的食物攝入時間對您的心臟更危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