凱莉·拉米雷斯在11月9日觀看美國總統選舉結果時感到非常沮喪。這位在荷蘭瓦赫寧根的荷蘭生態研究所工作的土壤微生物生態學家開始給身在美國的朋友——都是女性科學家——發簡訊。她們對最終的獲勝者,共和黨人唐納德·特朗普感到震驚,因為她們認為他對事實的態度輕率,並對如穆斯林、拉丁裔和女性等群體採取歧視性行動。
儘管很少有科學家有政治行動主義的經驗,但她們感到有必要對特朗普的勝利做出回應。“到了週四,我說,‘別再哭了:讓我們做點什麼,’”拉米雷斯說。
結果是超過11,000名女性科學家簽署了一項承諾,她們承諾“建立一個更具包容性的社會和科學事業”。這只是科學界對即將上任的總統做出異常積極反應的其中一個表現。在世界各地,個別研究人員和科學協會的代表正在簽署抗議信或建議信,主動向特朗普的過渡團隊提供諮詢,並加大力度向公眾宣傳科學的價值。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 訂閱來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透過購買訂閱,您將幫助確保關於塑造當今世界發現和想法的有影響力的故事的未來。
“這是一個令人鼓舞的跡象,表明在科學家願意捍衛科學方面存在‘特朗普效應’,”哈佛大學和麻省理工學院的氣候科學家傑弗裡·蘇普蘭說,這兩所大學都在劍橋。蘇普蘭有氣候行動主義的歷史,他幫助組織了一封關於氣候政策的致特朗普的公開信,該信由800多名地球科學家簽署。
其他最近給特朗普的公開信包括11月30日由2,300名科學家(包括22位諾貝爾獎獲得者)簽署的一封信,敦促政府行政部門“建立強大而開放的科學文化”;該信由位於馬薩諸塞州劍橋的倡導組織“憂思科學家聯盟(UCS)”組織。此外,29個科學協會的領導人簽署了11月23日的一封信,鼓勵特朗普選擇一位“受全國尊敬”的科學顧問,不要拖延。
美國科學促進會執行長、組織者拉什·霍爾特表示,儘管科學協會在2008年奧巴馬當選後也向他發出了類似的資訊,但今年這封信的關注度更高。“這次選舉代表瞭如此巨大的變化,給科學在美國政府中的地位帶來了如此大的不確定性,我們真的必須立即聯絡當選總統,”他說。
“我們熱愛科學”
一些科學家正在走上街頭進行抗議。在12月13日舊金山舉行的美國地球物理聯合會會議上,研究人員參加了在會議中心附近舉行的“捍衛科學”集會。大約30名科學家穿上實驗服,在紅色磚塊天主教堂後面的臺階上舉起標語,例如“冰沒有議程,它只是融化”。
在場的一百多名旁觀者似乎很少有,甚至沒有反對者。他們舉著“我們熱愛科學”的標語,並按照指示高呼“捍衛科學”的口號。
亞特蘭大佐治亞理工學院的古氣候學家金·科佈告訴人群,她在熱帶太平洋進行研究考察時得知了特朗普的勝利。直到她回到實驗室研究氣候變化和珊瑚死亡之間的聯絡時,其影響才真正顯現出來。“噩夢還在繼續,而且每天都在變得更糟,”她說。
科佈告訴《自然》雜誌,她擔心美國政府氣候資料集和其他聯邦研究基礎設施的長期安全。特朗普的過渡團隊最近要求能源部提供在氣候變化政策方面工作的政府僱員名單(該部門已拒絕這一要求)。科布擔心特朗普政府會干預政府內外研究人員的工作。
“現在是該說些什麼的時候了,”她說。“我們有多少同僚還在海報大廳裡?”
緊迫感
憂思科學家聯盟的科學與民主中心主任安德魯·羅森伯格說,與之前的總統相比,研究人員似乎更渴望對特朗普表達意見。羅森伯格說,科學家們在2004年為憂思科學家聯盟組織的一封給喬治·W·布什的公開信簽名時,速度要慢得多——他認為這是對特朗普不安的反映,同時也表明年輕的科學家更願意在政策問題上公開表明立場。
其他研究人員不同意許多給特朗普的信的友好語氣,因為當選總統的政策立場包括質疑氣候變化背後的科學依據和提議在美國與墨西哥的邊境修建隔離牆。這些反對意見導致美國物理學會在11月9日撤回了一份新聞稿,該新聞稿祝賀特朗普當選,並敦促他幫助美國“重奪其在過去十年中失去的科學領導地位”。該宣告繼續說道:“APS認為,這些政策將幫助特朗普政府實現其口號所表達的目標:‘讓美國再次偉大’。”
但是,北卡羅來納州研究三角公園的科學榮譽學會 Sigma Xi 的科學傳播和出版物主任傑米·弗農認為,研究人員應該為了社會而主動幫助特朗普。他說,拒絕與新政府合作,“會造成真空,讓那些不同意科學共識的人填補這些職位”。
緬因州奧羅諾大學的古生態學家傑奎琳·吉爾理解這種方法背後的理論,即使這讓她感到不舒服。“如果你想簽署尊重信件,這很好,但這最好不是你所做的全部,”她說。
對於那些希望加強行動主義的人,眾議員比爾·福斯特提出了一個建議:競選公職。福斯特是伊利諾伊州的一名民主黨人,也是國會中唯一一位擁有博士學位的科學家。他說,對於一個一生都在實驗室度過的人來說,涉足政治可能令人生畏——但他願意提供幫助。“任何有興趣的科學家都應該聯絡我的辦公室,”物理學家福斯特說。“我是在沒有任何培訓的情況下就一頭扎進去的,最後做得還不錯。最終,這就是我們民主的反饋迴路運作的方式。”
本文經許可轉載,於2016年12月13日首次發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