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床癈”對您的睡眠有好處還是壞處?

“床癈”,或整天躺在床上,在 TikTok 上被吹捧為一種自我保健方式,但它實際上可能會讓您感覺更糟。以下是這種情況發生的原因以及您如何擺脫它

Unrecognizable young woman cozy in bed, laying on stomach, propped up on elbows, reading, studying, and eating fast food in bed

Mariia Borovkova/Getty Images

從元旦到春季之間的漫長時光似乎永無止境。 漫長而陰沉的幾個月裡,您可能會很想抱著書或手機進入冬眠模式,等待陽光明媚的日子。

“床癈”應運而生,網際網路上最新流行的消極活動。 “床癈”比睡懶覺更有趣,甚至比當沙發土豆更無所事事,它是一種流行的 TikTok 心理健康趨勢,與“重新獲得”原本可能用於工作、鍛鍊、學習或其他“生產性”活動的時間有關。 這可能意味著您選擇從日出到日落都待在床上,甚至可能整個週末或更長時間,只在去洗手間、獲取食物或取回其他必需品時才離開床。 一些“床癈者”報告說之後感覺精神煥發。 一位 Reddit 使用者聲稱,三天臥床不起給了他們“大約 2 個月以來最佳的精神集中力”。 該帖子繼續寫道:“我感覺我的身體需要一次我一直在推遲的大規模升級。”

一些選擇開始“床癈”的人可能會發現這種做法具有恢復性。 但其表面上的好處可能會適得其反,擾亂身心最可靠、最自然的重置方法。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報道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 透過購買訂閱,您正在幫助確保有關當今塑造我們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的未來。


選擇性“床癈”是另一種據稱支援健康的休息和放鬆狀態,它是由流行的線上文化催生的,就像它的社交媒體兄弟“哥布林模式”一樣,後者也提倡類似地關注自願不活動。 總體概念甚至可以追溯到時尚的體弱多病的維多利亞時代女性的形象,她們臥床不起,患有模糊的不適——這些描寫也強化了性別歧視,並在 19 世紀邊緣化了殘疾人或慢性病患者。 事實上,雖然這種恢復方法對於健康、非殘疾人士來說是一種流行的趨勢,但那些患有健康狀況或殘疾的人可能需要長時間臥床不起。

對於原本能夠活動的人來說,長時間躺在床上的持久吸引力可能部分在於,它無視了鍛鍊和活動有益於身心的普遍規範,即使它們感覺恰恰相反。 順應我們想要“躺平”的願望可能比每週鍛鍊幾個小時要容易得多,正如世界衛生組織建議的那樣。 這種做法幾乎總是在我們最強烈地與規律睡眠聯絡在一起的地方進行,這可能會干擾普通成年人建議的每晚七到九小時的睡眠。

斯坦福大學醫學院行為睡眠醫學臨床副教授兼副主任 Fiona Barwick 說:“當談到“床癈”時,睡眠方面存在很多問題。”

Barwick 說,“床癈”似乎影響了睡眠健康的三個重要要素。 首先,她指出晝夜節律,即我們的生物鐘,它會根據光線和黑暗進行調整,並調節睡眠-覺醒週期。 一些參與這種趨勢的人可能會整天躺在床上,可能除了螢幕的光芒外,看不到一絲光線。 白天早些時候沒有接收到光線,然後在晚上接收到大量光線(例如,透過開啟所有燈光)可能會擾亂這個內部時鐘,該時鐘在大多數人中接近 24 小時週期執行。

Barwick 說:“光線往往會抑制和延遲褪黑激素”,褪黑激素是位於我們大腦松果體中釋放的催眠激素。 “如果您正在“床癈”,並且直到下午才接觸到光線,那麼您就沒有獲得晝夜節律的早晨光訊號,該訊號會設定您第二天晚上的睡眠時間。”

晝夜節律還有助於調節我們的睡眠驅動力,即生物學上與生俱來的睡眠需求。 睡眠驅動力在一天中不斷積累,並透過活動和鍛鍊得到加強。 到了晚上,您應該感到準備好入睡。 但是,長時間臥床不起會擾亂您的睡眠驅動力,推遲您的睡意視窗。 而躺著一天可能意味著沒有身體活動來幫助建立睡眠驅動力。

將床用作醒來時消磨時間的地方也會影響第三個方面:睡眠暗示,這是睡眠衛生的主要組成部分。 這些暗示是您在睡眠與特定時間、地點(例如您的床)甚至感官輸入(如氣味)之間形成的心理聯絡。 Barwick 說:“確保您的床與睡眠密切相關,而不是與清醒活動相關,是改善睡眠的循證技術之一。” 如果您在床上刷 TikTok 一天,那麼“床和睡眠暗示將會很弱,這對睡眠沒有幫助。”

長時間臥床不起確實存在,而且這個點來得相對較快。 Barwick 說:“如果您“床癈”一天,那沒什麼大不了的。” 雖然大多數睡眠專家不認為這種新趨勢是健康的,但 Barwick 說,她並不太擔心人們一個月左右躺一個下午或一天。 然而,更長或更頻繁的時期可能會引起一些不良反應,如疲勞、晝夜節律失調以及因面對我們只是暫時逃避的責任而產生的更高水平的壓力。

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臨床神經學教授 Alon Avidan 認為,長時間臥床不起也會對心理健康產生影響,並以這種方式影響睡眠。 他解釋說,睡眠和精神症狀之間存在“雙向”關係。 例如,抑鬱症可能會加劇疲勞,但睡得更多以緩解疲勞也可能會加劇抑鬱症狀。 “我們證明,如果您沒有獲得充足的睡眠,睡眠不足實際上會加重抑鬱症,”他說。

如果您臥床時間稍長,Avidan 強調首先要了解為什麼您會感到需要這樣做。 例如,臥床不起不僅可能對患有像新冠長期症狀這樣的致殘性慢性病的人有幫助,而且是必不可少的。 這個問題也可能源於倦怠,這是一個生理問題,可能會妨礙良好的睡眠及其所有益處,或者您清醒生活中的一個煩人的問題。 為了擺脫困境,Avidan 建議在您的睡眠-覺醒週期中早點醒來,無論您何時入睡,並儘可能在自然光線下沐浴約一個小時。 如果您經常攝入咖啡因,請確保在醒來後幾個小時內攝入咖啡因,這樣它就不會影響您以後的睡眠驅動力。 如果您感到睏倦,請在您的一天中進行 20 分鐘的快速午睡。 Barwick 補充說,花一些漫無目的的時間在戶外閒逛可能有助於滿足休息的衝動——而不會使睡眠面臨風險。

無論任何數量的臥床不起時間是否真的能幫助您睡得更好生活得更好,都由您自己決定,Barwick 說。 她建議問問自己:““床癈”真的感覺具有恢復性嗎? 還是隻是感覺像您在逃避?”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