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可能已經聽說過,自動化在更多人類努力的領域中變得司空見慣。或者,用頭條新聞來說:“機器人會搶走你的工作嗎?”
您可能也聽說過,人類獨有的最後堡壘可能是創造力和藝術判斷。機器人會在開始創作傑作之前很久就為我們清洗窗戶。對嗎?
不一定。例如,在為哥倫比亞廣播公司週日早間新聞報道一個故事時,我最近參觀了羅格斯大學的藝術與人工智慧實驗室,艾哈邁德·埃爾加邁勒的團隊在那裡建立了人工智慧軟體,可以生成精美、原創的繪畫。
支援科學新聞報道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正在幫助確保有關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有影響力的故事的未來。
軟體在作曲方面也做得很好。在 Amper Music (www.ampermusic.com),您可以根據情緒、樂器、節奏和時長指定您想要的音樂型別。您點選“渲染”,然後嘭!您的原創作品就出來了,不僅由人工智慧軟體作曲,而且還由人工智慧軟體“演奏”和“混合”。
Amper 的軟體不寫旋律。然而,它確實製作出令人印象深刻的背景音樂——也就是氛圍音樂。這家公司正在追逐素材音樂公司,這些公司銷售現成的音樂,用於真人秀電視節目、網路影片、學生電影等等。
我發現這些機器人生成的藝術和音樂的例子很精緻,很有吸引力。但有些東西一直困擾著我:在一個努力和稀缺不再是藝術定義一部分的世界裡,會發生什麼?
蒙娜麗莎的批次生產印刷品不如達芬奇的真跡值錢。為什麼?稀缺性——原作只有一個。但是 Amper 每次您點選“渲染”時都會生成另一首專業品質的原創音樂。埃爾加邁勒的人工智慧畫家每次敲擊回車鍵都可以噴出另外 1,000 件原創藝術品。它使我們進入一個奇怪的混合世界,在這個世界裡,藝術品是獨一無二的——每幅畫都不一樣——但幾乎不需要任何人為努力來創作。有人應該為這些東西付費嗎?如果藝術家將人工智慧傑作出售,價格應該是多少?
這不僅僅是一個思想實驗。很快,“人工智慧藝術品和音樂的價值是多少?”這個問題將開始影響到活生生的消費者。事實上,它已經發生了。
去年,音樂流媒體服務 Spotify 從索尼挖走了人工智慧研究員弗朗索瓦·帕切特,他一直在索尼從事人工智慧音樂創作軟體的工作。
早些時候,《音樂商業全球》線上行業出版物的記者發現 Spotify 的許多播放列表中存在一些可疑之處:根據該報告,其中的歌曲似乎歸功於不存在的作曲家和樂隊。這些播放列表的名稱類似於 Peaceful Piano 和 Ambient Chill——這正是人工智慧軟體擅長的那種氛圍、無旋律的音樂。
Spotify 是否正在使用軟體來作曲以避免向人類音樂家支付版稅?《紐約時報》報道說,署名化名的曲目已被播放 5 億次,這通常會使 Spotify 損失 300 萬美元的付款。
但 Spotify 表示,聘請帕切特是為了為人類作曲家建立工具。並且它斷然否認有問題的曲目是由“假”藝術家創作以避免版稅的:雖然以假名釋出,但它們是由實際收到實際工作報酬並且擁有作品的人創作的。(Spotify 仍然有可能向這些神秘的音樂製作人支付較低的版稅。)但更廣泛的問題仍然存在。為什麼 Spotify 或任何音樂服務不能開始使用人工智慧生成免費音樂來為自己省錢?自動化已經走上取代數百萬人類計程車司機、卡車司機和快餐工人的軌道。為什麼藝術家和音樂家應該免受同樣的經濟規律的影響?
應該有什麼措施——工會、法規——來阻止這種情況發生嗎?或者我們是否總是認為人類製作的藝術和音樂比機器製造的東西更有價值?一旦我們回答了這些問題,我們就可以解決真正的大問題:當一首人工智慧創作的歌曲贏得格萊美獎時,誰會獲得獎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