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極洲是在失去冰層還是在增加?

科學家對顯示這片冰凍大陸冰層增加的新研究持謹慎態度

最近發表在《冰川學雜誌》上的一項研究發現,南極冰蓋正在擴張,原因是積雪量超過了冰川融化量,這引起了許多氣候科學家的嚴厲批評。雖然這項研究與全球變暖的科學原理並不矛盾,但它引發了一場關於變暖如何影響地球上最大冰體的長期辯論。

這項由美國宇航局戈達德太空飛行中心的冰川學家傑伊·茲瓦利領導的研究,與多年研究得出的南極洲冰淨損失的結論相矛盾。這些結論來自美國宇航局和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

這項新研究的作者認為,1992年至2008年間冰蓋上迅速積雪抵消了融化造成的損耗。他們表示,1992年至2001年,南極冰蓋每年以1120億噸的速度增加質量,2003年至2008年,冰量增加速度減緩至每年820億噸。


支援科學新聞報道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將幫助確保未來能夠繼續提供關於塑造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具有影響力的報道。


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在其2013年的報告中指出,南極洲的冰損失很可能從1992年至2001年間每年300億噸加速到2002年至2011年間每年1470億噸。

茲瓦利在一份宣告中表示:“我們基本上同意其他研究的結論,即南極半島以及西南極洲的思韋茨和松島地區的冰排放量有所增加。我們主要的分歧在於東南極洲和西南極洲內陸——在那裡,我們看到冰的增加量超過了其他地區的損失量。”

哥倫比亞大學的高階研究科學家羅賓·貝爾指出,分歧實際上歸結為“一本支票簿問題:多少進來,多少出去。”

其他人對他們認為這項研究無視大量證據提出了更嚴厲的批評,指出該方法和分析存在缺陷。國家冰雪資料中心的高階研究科學家西奧多·斯卡姆博斯說:“我認為這項研究完全是錯誤的,與其他證據線索太不一致,不值得公眾關注。”

科學家們並不否認積雪量正在彌補冰蓋的部分損失。但沒有多少人相信這種增加量足以抵消損失量。

茲瓦利解釋說:“在上一個冰河時代末期,空氣變得更加溫暖,並攜帶更多水分橫跨大陸,使冰蓋上的降雪量增加了一倍。” 冰川冰的形成是由於數千年來積雪的積累,片狀雪逐漸壓縮成緻密的冰塊。

如果海平面上升不是來自南極洲,那又是來自哪裡呢?
冰蓋高度的變化為了解積雪積累和冰川融化損失之間的淨平衡提供了線索。研究表明,東南極洲和西南極洲內陸的冰蓋平均每年增厚0.7英寸(1.7釐米)。

冰蓋的高度可以透過配備高度計的衛星進行遠端測量。在論文中,研究人員依賴於雷達高度計的測量資料,該高度計根據無線電訊號從表面反彈所需的時間來計算高度,測量時間為1992年至2001年。對於2003年至2008年的高度測量,他們使用了美國宇航局的冰、雲和陸地高度衛星(ICESat)上的雷射高度計,該高度計依靠反射光來計算高度。

未參與這項研究的華盛頓大學的伊恩·喬金指出,過去的研究中使用與當前研究相同的衛星進行的測量得出了不同的結果。

對此,斯卡姆博斯說:“衛星本身沒有問題,但資料被推到了它無法到達的地方。資料接收到了一些校正,其中一些是有問題的。”

喬金表示,他對東南極冰蓋可能仍在“重新平衡”並且由於上一個冰河時期結束後積雪量增加而增加質量的可能性持開放態度。然而,他對茲瓦利及其同事提出的作為冰淨增加證據的訊號強度表示質疑。

他說:“由於高原上的訊號相對於測量不確定性來說非常小,因此這可能是校準誤差,這並非不可能。”

貝爾也表達了對新發現的不安,“這是一個複雜的訊號,你會看到非常小的變化;這就是為什麼科學界對這個結果感到不安。” 這種不安也可能源於這些發現對海平面上升估計的意義。

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估計,到2100年,來自南極洲的融水可能會使海平面上升2.2至5.5英寸。

但新的發現表明,南極洲目前根本沒有導致海平面上升,反而透過每年儲存0.23毫米的淡水來幫助抑制海平面上升。

茲瓦利說:“但這同時也是壞訊息。如果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報告中歸因於南極洲的每年0.27毫米的海平面上升實際上並非來自南極洲,那麼一定存在其他未被考慮到的海平面上升來源。”

然而,鑑於這項新研究捕捉到的冰損失加速和冰積累速度減緩的趨勢,作者預測冰量增加的趨勢可能會在20到30年內逆轉。

在深入探討關於海平面上升的辯論之前,其他科學家呼籲對這項研究的發現進行更仔細的審查。

經環境與能源出版有限責任公司許可,轉載自氣候導報。 www.eenews.net, 202-628-650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