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變暖是真實的,IPCC再次重申,現在我們能做些什麼?

IPCC再次指出氣候變化是毋庸置疑的,因此問題變成了將採取什麼措施來限制其影響

全球變暖是“毋庸置疑的”。海平面正以過去2000年中最快的速度上升。大氣中二氧化碳的濃度已達到“至少過去80萬年(或現代人類進化之前)前所未有的水平”。最重要的是,“人類對氣候系統的影響是明確的”,並且“溫室氣體的持續排放將導致進一步的變暖”。這些是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於9月27日釋出的全球變暖物理科學“決策者摘要”中的一些關鍵資訊。

負責此摘要的IPCC第一工作組聯合主席、瑞士氣候科學家托馬斯·斯托克在新聞釋出會上指出,在全球平均地表溫度變化的地圖上,“地球是紅色的”。“世界正在變暖。”

自2007年報告版本以來,由於溫室氣體的持續排放和測量精度的提高,人類對氣候的影響增強了40%以上,其中二氧化碳首當其衝。這種分子——以千兆噸的規模被釋放,源於人類活動,如燃燒化石燃料和清理森林——導致了全球變暖的大部分。好訊息是,根據IPCC的說法,本世紀末極端全球變暖,即超過3攝氏度或更高的升溫,似乎“極不可能”。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正在幫助確保關於當今塑造我們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的未來。


那些希望否認氣候變化的人很可能會抓住這個事實。但是,在某種意義上,本摘要直接旨在反駁一些關於氣候變化的資訊錯誤和誤解。因此,報告指出,自1998年以來全球平均氣溫記錄的當前“暫停”——1998年是有記錄以來第二強的厄爾尼諾現象發生的一年,打破了升溫記錄——並不反映長期趨勢,並且可以用海洋吸收了大部分溫室氣體捕獲的額外熱量以及火山噴發的冷卻貢獻來解釋。“中世紀暖期”只是一種區域性異常,而不是現在看到的全球變暖。畢竟,1983-2012年似乎是至少過去1400年中最溫暖的時期,而僅最近十年是有記錄以來最溫暖的。

影響清單隻會越來越長。世界各地的冰都在融化,特別是在北極,這一趨勢將持續下去。海洋環流看起來會發生變化,產生不可預測的影響,而且海洋也將變得更加酸化。幾乎世界上所有的海岸線都將受到海平面上升的影響。發達國家和新興經濟體已經消耗了超過一半的化石燃料,這些化石燃料有可能使大氣中二氧化碳的總濃度保持在使世界有機會將全球變暖控制在2攝氏度以下的水平。(有趣的是,IPCC已從討論大氣中的濃度(例如百萬分之400)轉變為討論以千兆噸為單位的總碳預算。自1880年以來,已排放了531千兆噸,要使全球氣溫上升低於2攝氏度的可能性大於50-50,排放量不應超過800千兆噸碳。)“我們不能排放超過10000億噸的碳,”斯托克說,並指出IPCC用於做出此類區域和全球氣候預測的資料將對所有人開放。“累積碳排放量越高,氣溫就越高。”

或者,正如他的聯合主席、中國科學院的氣候科學家秦大河透過翻譯在回答有關中國消費的問題時所說:“如果像美國那樣每個中國人都擁有兩三輛汽車,對中國和世界來說都將是一場災難。”按照目前的速度,根據牛津大學物理學家邁爾斯·艾倫的計算,第萬億噸排放量將在2040年聖誕節前夕被排放,並且地下還有足夠的煤炭、石油和天然氣來烹飪氣候。這就是為什麼IPCC在最後一段中加入了關於地球工程的內容,即透過阻擋陽光或從大氣中去除二氧化碳(或其他溫室氣體)來大規模嘗試改變氣候的原因。當然,IPCC指出,關於此類方法是否真的有效,特別是在沒有自身副作用的情況下,存在“有限的證據”和“不足的知識”。

請記住,今天大氣中的一些溫室氣體將持續存在數個世紀。即使明天停止二氧化碳排放,氣候變化也將繼續。換句話說,人類正在設定地球的恆溫器。自1880年以來,世界已經變暖了大約0.85攝氏度,並且進一步的極端高溫“幾乎是確定無疑的”。所以問題是:我們能承受多熱?或者,正如聯合國秘書長潘基文在向IPCC新聞釋出會發表的影片講話中所說:“熱浪來了。現在我們必須行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