計算機模型、氣象衛星和冰芯是科學家研究地球氣候變化的重要工具。但一項新的研究表明,研究人員可以為他們的武器庫增加另一種武器:世世代代靠土地為生、與天氣和季節同步的土著居民所積累的知識。
科羅拉多大學的研究人員認為,來自加拿大兩個因紐特人社群的科學資料和傳統環境知識的結合,為了解氣候變化中一個被忽視的方面提供了新的視角。
近年來,長期密切關注氣候的因紐特人社群表示,他們傳統的預測方法正變得越來越不準確。他們將這種變化歸咎於天氣模式的轉變。
支援科學新聞報道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訂閱來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將幫助確保未來能夠繼續釋出關於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具有影響力的報道。
科學家們至少嘗試了 15 年來證實這些說法,但一直沒有成功——直到現在。
科羅拉多大學的大氣科學家、主要作者伊麗莎白·韋瑟海德說:“這不是第一篇關於因紐特人知識的科學論文。” “但這是第一篇將因紐特人知識與更科學的方法聯絡起來的論文。”
這位科學家表示,她的合著者兼科羅拉多大學同事莎麗·吉爾赫德對因紐特人進行的詳細訪談,幫助產生了這種差異。
韋瑟海德說:“她沒有隻是敷衍了事,並接受類似‘天氣變化更快’的片面之詞,而是真正與人們坐下來,發現這是一個問題,並且瞭解了問題發生的時間尺度。”
天氣持續性中無法解釋的變化
吉爾赫德採訪的因紐特天氣觀察員告訴她,奇怪的天氣行為並非每年或每個季節都會發生,但一旦發生,就會變得更加嚴重。
與此同時,韋瑟海德梳理了科學資料,發現了支援因紐特人觀測的證據。
她說:“我們發現,至少在研究中包括的兩個地點之一,天氣的日常持續性正以這種更不可預測的方式發生變化”,時間是在一年中的關鍵時期——北極春季,在加拿大的兩個地點發生在六月。
簡單來說,研究人員正在研究的是天氣從一天到另一天的變化程度,以及天氣模式(如熱浪或寒流)持續的時間。
韋瑟海德說:“我們從小就認為,如果今天是溫暖的一天,明天也會是溫暖的一天——但我們可能不會在一個溫暖的時期持續三週。” “天氣事件有一個自然的時間尺度。這似乎是正在發生變化的事情。”
在世界大部分地區——包括地球上大部分人口居住的中緯度地區——天氣似乎變得更加持續。
但在加拿大北極地區努納武特省的貝克湖地點,天氣事件似乎變得不那麼持久——更短。科學家們在他們研究的第二個地點,同樣位於努納武特的克萊德河社群,沒有觀察到這種變化。
儘管他們並不完全瞭解是什麼原因導致了兩個地點出現不同的結果,但韋瑟海德推測這與克萊德河靠近巴芬灣以及海洋上空形成的天氣模式的影響有關。
她說,像貝克湖這樣的內陸地區對土地利用和積雪覆蓋的變化更為敏感。
被主流科學家忽視和低估
這項新研究並非科學家首次嘗試利用土著環境知識。例如,在 2007-2008 年國際極地年期間資助的專案記錄了北極不同土著居民關於不同型別海冰的豐富詞彙,並深入研究了社群對馴鹿行為變化的觀察。
但美國北極研究委員會主席米德·特雷德韋爾表示,這項新工作是又一個證據,證明有理由關注土著知識,這些知識一直被主流科學界忽視,有時甚至被駁斥。
這就是他的委員會敦促採取一系列措施的原因之一,這些措施包括保護北極地區的土著語言,以及鼓勵科學家和土著人民在科學研究方面開展合作。
他說:“如果你失去了人們傳承了 10,000 年的語言,你就失去了語言中積累的大量資訊。” “如果某個地方被命名為‘馴鹿交配的地方’,那就告訴你馴鹿曾經在那裡,即使它們現在不在那裡了。如果你丟失了一種可以翻譯成‘藥草’的特定植物,你就會明白它是如何被使用的。”
特雷德韋爾指出,在兩個不同的案例中,美國國家海洋和大氣管理局根據土著居民的報告更改了對北極弓頭鯨種群數量的估計,這些報告顯示弓頭鯨的數量多於政府最初統計的數量。
韋瑟海德表示,就她而言,她的下一步將是研究氣候變化如何影響世界各地天氣模式的永續性。
她說:“我們在很多地方看到的這種永續性的增加與北極居民所說的永續性減少同樣重要。” “例如,它具有潛在的人類健康影響。患有哮喘病的人通常可以承受一天的壞天氣。兩天就感到壓力很大。但到了第三天,他們可能會發現自己身處急診室。”
該研究將於本月在《全球環境變化》雜誌上發表。
經 Environment & Energy Publishing, LLC. 許可,轉載自 Climatewire。 www.eenews.net, 202-628-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