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象一下,玩拼字遊戲卻無法重新排列牌架上的字母,或者在沒有草圖或模型的情況下設計建築物。 這樣的思維練習表明了環境互動在人類思維中的重要性。 但是,許多旨在預測現實世界成就的認知測試僅衡量人們在頭腦中可以處理的內容。 最近的一項研究發現,一種新型的智商測試可以讓參與者“外化”他們的解決問題能力,與最初的版本相比,它能更好地預測學校成績。
在一種名為瑞文推理測驗的常見智商測試中,每個問題都會向參與者展示一個三乘三的形狀網格,其中缺少一個形狀,並要求他們選擇最能完成整體圖案的形狀。 在更新後的版本中,他們必須首先透過在電腦螢幕上點選和拖動來將其他八個形狀排列成連貫的圖案。
新測試的建立者讓 495 名荷蘭大學生進行了舊版或新版評估。 他們在原始測試中的分數與他們的考試成績相關,但點選拖拽測試的分數更能預測成績——根據發表在二月份《自然-人類行為》雜誌上的這項研究,按一項指標衡量,效果是原始版本的兩倍多。
支援科學新聞報道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 透過購買訂閱,您將幫助確保未來能夠繼續講述關於發現和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思想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
研究人員還跟蹤了人們在測試過程中形狀的移動,發現表現最好的人往往表現出陣發性的活動,中間有停頓。 該研究的作者懷疑,成功的學生不是隨機移動形狀直到它們符合某種模式,而是先形成想法,測試它們,然後在嘗試新的想法之前暫停反思。 “這種資訊處理中的外部迂迴正是使人們有可能為難題提出意外解決方案的原因,” 荷蘭鹿特丹伊拉斯姆斯大學的心理學家、該論文的主要作者布魯諾·博卡內格拉說。
“新測試可能成為測試現實世界解決問題能力的一項資產,” 愛丁堡大學的心理學家溫迪·約翰遜說,她沒有參與這項研究。 約翰遜希望看到 SAT 大學入學考試的一個版本,該版本也測試外化思維。 “總的來說,我認為這篇論文是對這個新興領域的極大貢獻,” 英國金斯頓大學的心理學家蓋爾·瓦萊-圖蘭戈說,他發現與物理世界的互動有助於人們的創造力和統計推理。 “我們還有很多東西要學習,但現在是我們擺脫將大腦僅僅視為計算機的過時觀念的時候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