頭胎待遇促進智力發展

對數千名挪威男性的研究發現,頭胎子女(以及被撫養為頭胎的子女)比弟弟妹妹更聰明

加入我們的科學愛好者社群!

你是否有總是堅持自己比你聰明的哥哥姐姐?你的擔憂可能並非毫無根據:他們真的可能更聰明。

一項對超過24萬名挪威男性的研究發現,哥哥姐姐在智商測試中的得分高於他們的弟弟妹妹。然而,在第一個孩子在嬰兒期死亡的情況下,被撫養為頭胎的第二個孩子承擔了這一責任,在智力測驗中的表現與實際的哥哥姐姐一樣好。

該研究的共同作者,奧斯陸大學的流行病學和職業醫學教授佩特·克里斯滕森(Petter Kristensen)和挪威武裝部隊醫療服務的流行病學家托爾·比耶克達爾(Tor Bjerkedal)回顧了一個包含241310名男性的資料集,他們都在18或19歲時,在20世紀60年代中期至70年代中期被徵召入伍後接受了智商測試。這使得研究人員可以獲得大量關於測試參與者的資料,以及在許多情況下,關於他們家庭中其他孩子的資料。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

如果你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工作: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你正在幫助確保今天塑造我們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重要故事的未來。


他們在今天發表在《科學》雜誌上的發現是:平均而言,頭胎男性的智商約為103.2,而第二個孩子的得分約為100.4,第三個孩子的得分約為99。然而,當兩人考慮到社會地位時,實際的出生順序可能不是智力的關鍵。

克里斯滕森說:“我們假設,一個家庭中孩子們的實際排名就是社會排名——假設在第一個孩子去世的家庭中,第二個孩子是社會排名第一,生物排名第二。”

在進行此調整後,被撫養為家中長子的第二個孩子的得分躍升至103,而第三個孩子的平均智商升至100.3。失去了兩個哥哥的第三個孩子的平均智商是所有人中最高的,得分達到103.5。

克里斯滕森說,他的發現表明,這種效應很可能是透過簡單的資源分配來解釋的:“當有更多的孩子時,他指出,與第一個孩子相比,每個人的資源都會更稀缺,第一個孩子在沒有競爭的情況下獲得所有的關注。”

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人格與社會研究所的訪問學者弗蘭克·蘇洛韋(Frank Sulloway)在該研究的隨刊社論中寫道:“評論家們長期以來認為,這種通常出現在家庭間研究中的出生順序效應是虛假的——是家庭規模、社會經濟地位、父母智商和其他背景因素中無法控制的差異所造成的幽靈產物。” “至少在智力領域,新的挪威發現排除了這種替代解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