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險公司慕尼黑再保險公司表示,氣候變化是 2010 年一連串災難性自然災害的罪魁禍首,這進一步印證了事件發生更加頻繁且風險更高的趨勢。
“火、水、土和空氣——這四種基本元素在 2010 年表現出了前所未有的破壞力,”慕尼黑再保險公司再保險委員會主席 Torsten Jeworrek 在一份新報告的隨附信中說道。
“總體經濟損失約為 1500 億美元,其中地震就佔了近三分之一,”Jeworrek 在信中說道。“總的來說,2010 年全球自然災害給保險業帶來了約 370 億美元的損失。”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業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業: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將幫助確保未來繼續推出關於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具有影響力的報道。
當所有資料都分析完畢後,2010 年預計將成為世界氣象組織自 1850 年開始收集資料以來最溫暖的三年之一。2010 年前 10 個月的平均地表溫度為有記錄以來最溫暖的。
慕尼黑再保險公司在昨天釋出的報告中發現,2010 年造成經濟損失的 960 起自然災害“遠遠超過”近年來的災害數量。去年是自這家保險公司 1980 年開始追蹤以來“與損失相關的自然災害”數量第二高的一年,過去 30 年裡,自然災害造成的損失高達 2.5 萬億美元。其中損失最嚴重的是 2005 年的卡特里娜颶風,它給墨西哥灣沿岸造成了 1450 億美元的損失,其中約一半已投保。
風暴造成了損失的“絕大部分”
報告稱:“自 [1980 年以來],所有‘重大’和‘毀滅性’自然災害造成的保險損失總額約為 6000 億美元。由於全球風暴保險普及率高,氣象事件佔總損失的絕大部分,達到 78%。”
作為一家全球性保險公司,慕尼黑再保險公司在防範與自然災害相關的金融風險方面擁有重大利益。如果氣候減緩和適應措施不到位導致風險持續增長,該公司也可能透過銷售更多保單和提高費率來賺錢。
根據保險公司分析的資料,格陵蘭島和加拿大東部對 2010 年氣溫上升的貢獻不成比例。這些地區經歷了超過 3 攝氏度的異常高溫天氣。北非、阿拉伯半島和西南亞是其他熱點地區。例如,土耳其和突尼西亞經歷了創紀錄的高溫。
從厄爾尼諾現象向拉尼娜現象的轉變也在太平洋盆地東緣造成了一些“適度降溫”。
這家保險業巨頭表示,在北極地區,9 月份的冰蓋比 20 世紀 70 年代後期的記錄減少了三分之一。報告稱:“加拿大地區的溫度尤其高,導致該地區的冰川融化持續不受控制。”“由於海冰長期減少,北極航道變得更容易通航,從而為勘探和開發人們認為存在於那裡的自然資源提供了便利。”
慕尼黑再保險公司預測,沿著加拿大和西伯利亞海岸的北極港口設施將進一步擴建,並表示在迅速變化的北極環境中進行海上航行以及石油和天然氣勘探可能需要新型保險單。
報告稱:“巴基斯坦的洪水或俄羅斯的野火等災難是區域趨勢框架內的極端事件,這些趨勢很可能歸因於氣候變化。”“2010 年巴基斯坦的季風雨總量是自開始記錄以來的第四高,儘管拉尼娜現象進一步加劇了其極端性質,”報告稱。
亟需:政治框架
此外,報告還引用一項研究,該研究表明,過去 50 年亞洲的降雨量有所增加。“因此,2010 年是長期趨勢框架內的極端事件。”
季風洪水也襲擊了印度西部和中國東南部。澳大利亞也經歷了有記錄以來最嚴重的洪水之一。去年春夏期間,德國、波蘭、斯洛伐克和東歐其他地區也因暴雨和洪水遭受嚴重破壞。
從保險公司的角度來看,全球氣候談判代表在 2010 年底於墨西哥坎昆舉行的會議上實現了他們的最低目標。僅此一點就為達成後京都議定書協議的可能性敞開了大門。然而,美國從未批准設定了具有約束力的排放限制的《京都議定書》,而中國仍被視為不屬於任何具有約束力的限制的發展中國家。
報告稱:“然而,如果將兩個最大的二氧化碳排放國排除在外,那麼 2011 年在 [南非] 德班談判達成的後續議定書將只是一隻紙老虎。”“永遠無法以這種方式有效地保護氣候。”
該保險公司敦促歐洲的排放交易計劃繼續運作,即使談判代表正在討論後京都框架。慕尼黑再保險公司指出商業興趣有所上升,並指出“一個明確的政治訊號表明,工業界在很大程度上已經在氣候保護方面取得了進展,現在必須建立一個政治框架,以確保氣候保護的進一步發展。”
經 Environment & Energy Publishing, LLC. 許可,轉載自 Climatewire。www.eenews.net, 202-628-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