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蟲“末日”:五個關鍵問題的解答

最近的一項研究引發了人們對飛行昆蟲的擔憂

以下文章經The Conversation授權轉載,這是一個涵蓋最新研究的線上出版物。

我們是否正面臨昆蟲末日?一項最近的研究發現,過去27年裡,德國自然保護區的飛行昆蟲數量減少了75%。參與研究的研究人員發出了嚴厲警告,這表明如果聽之任之,普通昆蟲種群的廣泛崩潰將帶來生態災難。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報道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訂閱我們的獲獎新聞報道,以支援我們的工作。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正在幫助確保有關塑造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的未來。


但這僅僅是對一個國家一項研究的過度戲劇化,還是確實有值得關注的理由?在這裡,我們將回答五個問題,關於這個結果有多重要,以及我們是否應該感到擔憂。

如果昆蟲數量減少,這重要嗎?

想象一下,在美好的午後去野餐,沒有任何黃蜂在你周圍嗡嗡作響,這聽起來可能很吸引人,那麼為什麼要擔心昆蟲數量下降呢?好吧,除了惹惱我們之外,昆蟲是許多食物鏈中的關鍵環節。它們是許多鳥類、小型哺乳動物、爬行動物和其他生物的主要食物來源。

它們對於人類糧食生產也很重要,因為我們的許多作物都依賴昆蟲的授粉來產生水果和種子。昆蟲在分解有機物方面也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這使得養分能夠返回土壤,支援來年的作物生長。因此,就昆蟲的生態重要性而言,昆蟲數量的急劇下降應該引起極大的關注。

我們可以信任這項研究的方法嗎?

與以往的研究不同,這項研究監測的是昆蟲生物量。這意味著我們不知道哪些特定種類的昆蟲正在減少(儘管收集的資料將來可以進行此分析)。我們也不知道是否所有種類的昆蟲都在以相同的速度減少。我們也不知道問題是昆蟲變得更小了,還是數量減少了。

但這種方法可以更好地估計問題的規模,即使它沒有顯示具體的細節。例如,無論昆蟲是變小了還是數量減少了,這種下降都會對鳥類的飲食產生同樣巨大的影響。之前的研究主要關注特定的一類昆蟲,而關於為什麼特定的一類昆蟲面臨風險的爭論掩蓋了這是否是一個普遍問題的更大問題。這項新研究表明,存在一個非常大的、普遍的問題。

結果可靠嗎?

這項研究是與克雷費爾德昆蟲學會合作的結果,該學會基本上由公眾成員組成。這完美地展示了我們如何透過讓感興趣的公眾參與(也稱為“公民科學”)來收集更多資料。

在目前通常只考慮一到五年專案的研究資助模式下,不可能對如此規模的專案(27年間的64個地點)進行大學研究。因此,如果沒有昆蟲愛好者的奉獻,我們甚至不會知道這個問題。

資料分析得到了一個非常優秀的大學科學家團隊的支援,因此無需對結果感到擔憂。相反,我們應該考慮當前的研究資助模式以及由此產生的重點是否會忽略生態科學的一些關鍵方面,而這些方面可能具有潛在的非常不利的影響。

德國的研究對世界其他地方意味著什麼?

其他國家沒有類似的研究,因此關於結果是否適用於其他地方的任何討論都純粹是推測性的。尤其如此,因為我們不知道下降的原因。

但有大量證據支援昆蟲種群在全球範圍內受到威脅的觀點。例如,2014年的一項研究表明,在全球大多數監測地點,昆蟲數量減少了45%。

下降的原因是什麼?

這項研究的主要問題是它沒有幫助我們找到如此劇烈下降的可能原因。研究人員考慮了一些植被和一些氣候變數,但似乎都不是主要原因。

在自然保護區觀察到這種下降尤其令人擔憂,因為它表明其他地方的下降可能更嚴重。而且,我們可以在許多不同的保護區檢測到這種下降,這表明原因不僅僅是區域性事件。

可能的答案包括工業規模的農藥使用(可能不像之前認為的那麼安全),或者專門用於單一作物的農場增加以及與之相關的森林砍伐(可能無法維持那麼多昆蟲物種)。下一步是弄清楚到底發生了什麼,以便我們嘗試扭轉這種令人擔憂的趨勢。

本文最初發表在The Conversation。閱讀原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