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支援科學新聞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將幫助確保未來能夠繼續報道關於發現和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想法的重大新聞。
似乎臥病在床還不夠糟糕,過去幾年的幾項研究發現,對疾病的免疫反應可能導致抑鬱。最近,科學家們已經確定了一種可能是罪魁禍首的酶,因為它與慢性炎症(例如在冠心病、2型糖尿病和類風溼性關節炎患者中發現的炎症)以及小鼠的抑鬱症狀有關。
在新的研究中,免疫生理學家基思·凱利和他在伊利諾伊大學的同事們將小鼠暴露於一種產生低度慢性炎症的結核疫苗。接種疫苗後,小鼠大腦中一種名為IDO的酶(分解色氨酸)的產量激增。這些動物表現出正常的疾病症狀,如活動減少和食慾下降。然而,即使在從疫苗引起的身體疾病中恢復後,它們仍然表現出抑鬱的跡象——例如,在從水桶中逃脫時,它們比對照組小鼠掙扎得更少。令人驚訝的是,它們的精神萎靡不振相對容易地得到了解決。“如果你透過基因或藥物方式阻斷IDO,抑鬱就會消失”,而且不會干擾免疫反應,凱利解釋說。
這項研究有力地證明了免疫系統直接與神經系統溝通,並影響重要的健康相關行為,如抑鬱症。這些發現可能會給患有肥胖症(導致慢性炎症)的患者以及接受放射治療和化療藥物(產生炎症和抑鬱症)的癌症患者帶來緩解。“IDO是製藥公司瞄準的新靶點,用於治療患有臨床抑鬱症和全身性炎症的患者,”凱利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