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項新的研究斷言,即使不聽一個字,四個月大的孩子也能分辨說話者何時切換到另一種語言,僅僅是透過觀察面部表情的變化,例如嘴巴形成的形狀以及習慣,如不同語言之間不同的頭部擺動節奏。
自 1980 年代後期以來,充分的文獻記錄表明,非常年幼的孩子可以在語言被說出時區分不同的語言,但研究人員想確定他們是否也可以根據說話者的手勢識別變化。
為了達到這個目的,不列顛哥倫比亞大學(U.B.C.)溫哥華分校的研究人員將 36 名嬰兒分成三組,分別是四個月大、六個月大和八個月大。他們讓嬰兒坐在母親的腿上,觀看雙語演講者——全部為女性——在靜音電視螢幕上用英語或法語朗讀兒童讀物。
支援科學新聞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將幫助確保未來能夠繼續講述關於塑造我們今天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
研究人員首先與來自僅說英語家庭的嬰兒合作,開始播放一段影片,影片中一位講故事的人用一種語言朗讀,然後在嬰兒開始失去興趣時切換到另一種語言朗讀。過渡之後,年齡最小的兩組嬰兒表現出新的興趣,表明他們認識到發生了變化,激發了他們的好奇心。
“人們認為法語和英語非常相似,”心理學教授兼本週在《科學》雜誌上發表的研究的資深作者珍妮特·沃克說。“事實上,英語和法語在許多維度上都非常不同,例如語言的節奏……我們認為嬰兒正在使用這些差異的視覺關聯來區分”它們。
儘管年齡較小的兩組受試者顯然明白了,但主要研究作者、U.B.C. 嬰兒研究中心的 graduate student 惠特尼·韋庫姆表示,八個月大的那組受試者似乎對語言的轉變毫不在意。
為了試圖解釋這一點,該團隊對來自在家中同時使用英語和法語的家庭的六個月大和八個月大的幼兒重複了試驗。這一次,他們似乎都認出了說話者何時在語言之間切換。
韋庫姆和沃克認為,嬰兒可能天生具有視覺上區分語言的能力,但如果他們只接觸到一種語言,這種能力會隨著時間和年齡的增長而消退。隨著孩子們長大,他們開始專注於並微調他們對一種語言的理解,取代並抹去他們識別其他語言的能力。沃克說,這就像“他們停止區分他們不需要的東西,而開始區分他們需要的東西”,她之前發現嬰兒辨別母語中不使用的細微聲音(例如印地語中不同的“d”音調)的能力也會出現類似的下降。她說,來自雙語家庭的幼兒保留了區分他們自己語言的能力,因為他們經常接觸到這兩種語言,因此對這兩種語言都很熟悉。
研究人員尚不確定嬰兒會接收哪些視覺線索,但他們目前正在調整他們的實驗以試圖找出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