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奧巴馬總統和納倫德拉·莫迪之間的“兄弟情誼”已經有很多討論,但在某些方面,這位印度總理的政治傾向更符合他週三講話的共和黨領導的國會,而不是民主黨總統。
莫迪和他的印度人民黨(BJP)將宗教保守主義與支援自由市場政策結合起來,而不是將權力集中在印度龐大的官僚機構中。該黨對穆斯林抱有敵意的歷史,會讓唐納德·特朗普都感到羞愧。
週三,當印度政治少數派在外面抗議時,莫迪在國會聯席會議上的講話中,讚揚了兩國的憲法、貿易關係以及軍事和安全合作。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正在幫助確保有關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有影響力的故事的未來。
當談到國防演習時,他說,“印度與美國進行的演習比我們與其他任何夥伴都多。”
但莫迪還告訴那些抨擊去年巴黎氣候協議的議員,印度與奧巴馬政府合作幫助促成該協議是美印關係的基礎之一。
他說:“我們正在共同努力,不僅為了我們自己更美好的未來,也為了全世界。”
莫迪的出現是在他與奧巴馬第七次會面後一天,這很可能是總統明年離任前的最後一次國事訪問。兩人建立了個人友誼,並轉化為在包括氣候變化在內的各個問題上的合作,此次訪問產生了一個共同的目標,即為《巴黎協定》早日生效設定目標,並在今年對關於消耗臭氧層的物質的《蒙特利爾議定書》進行修正,以逐步淘汰用於製冷和冷藏的短壽命氣候超級汙染物。
《蒙特利爾議定書》的協議是總統長期以來的優先事項,治理與可持續發展研究所所長杜伍德·澤爾克表示,他所剩不多的時間似乎增加了緊迫感。
他說:“我認為總統離任的陰影籠罩著他們。”
世界資源研究所高階研究員、此前曾在國務院任職的安德魯·萊特表示,他希望共和黨議員不要忽視莫迪是一位重視氣候變化的保守派人士。
他說:“對於我們在這個問題上的政治程序來說,保守派人士傳遞的資訊非常重要,即他們不認為這是一個意識形態問題。”
他還指出,莫迪還提到了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之外的其他場所,印度和美國曾在這些場所就氣候問題進行過接觸,這表明“每當世界領導人聚在一起討論當今的重要問題時”,氣候變化都在其中。
共和黨人對莫迪的環境評論反應不大。阿拉斯加州參議員丹·沙利文(共和黨)在一份宣告中說:“我們繼續與這樣的盟友建立和加強夥伴關係至關重要。” 他表示期待與印度在能源供應方面進行合作。
使用印度教教義的語言
也許是為了吸引其他宗教保守派人士,莫迪告訴國會,他對環境的關注“是我們古老信仰的一部分”。
萊特說:“莫迪對環境問題有著非常深刻的精神承諾,我認為這源於他的印度教民族主義。” 萊特曾在美國國務院任職期間共同領導美國-印度應對氣候變化聯合工作組,該工作組於今年結束。
莫迪經常將印度教神學與氣候變化和環境聯絡起來。他在2014年當選總理後的第一個舉動是感謝“恆河母親”,這條具有重要精神意義但受到汙染的恆河,選擇他來清潔她。
當他仍然擔任古吉拉特邦的首席部長時,他寫了一本名為《方便的行動:古吉拉特邦對氣候變化挑戰的應對》的書,書中多次提及印度教精神。這本書用英語寫成,分析人士說,這表明作者希望獲得國際受眾,這本書是對美國前副總統阿爾·戈爾的電影《難以忽視的真相》的明確回應。
印度向巴黎提交的國家自主貢獻(NDC),其中承諾印度到2022年將使用100吉瓦的太陽能,以《夜柔吠陀》中的一句開始,這是一部古老的梵咒集:“願天堂和平,願天空和地球和平,願水和平,願草木和平。”
印度還承諾到2030年,其30%至40%的電力將來自非化石燃料。
印度科技部長哈什·瓦爾丹上週在舊金山舉行的清潔能源部長級會議上的簡報會上說:“清潔能源是總理的堅定信仰。”
莫迪政府在11月於巴黎率先啟動了國際太陽能聯盟(ISA),該聯盟旨在開發和展示太陽能技術。奧巴馬和莫迪週二在ISA的主持下啟動了一項新的離網太陽能計劃。
印度還承諾,作為20國創新使命協議的一部分,到2019年將其清潔能源研發資金從7200萬美元增加到1.45億美元——據能源領導人稱,該協議是莫迪本人命名的。
瓦爾丹說:“我們認為這是一件歷史性的事情,這將在未來的歷史篇章中用金色的字母書寫下來。”
但依賴於親市場的做法
雖然莫迪從道德層面論證氣候行動,但他也是一位親商的資本家。他更強調的重點,也是他2014年競選綱領的關鍵部分,是承諾為印度目前缺乏電力的地區供電。
戰略與國際研究中心的裡克·羅索表示,莫迪的親商態度在印度的地方官員中相當不尋常,在印度,存在著專注於社會保障問題的政治壓力。
他記得在2002年導致1000名居民死亡(其中大多數是穆斯林)的騷亂後,他曾與一個商業代表團一起訪問古吉拉特邦,當時會見了當時的首席部長,莫迪有時因此受到部分指責。
當被問及為什麼外國投資者應該在發生暴力事件後將業務設在該州時,莫迪“講述了一個關於發展如何成為該州平等和繁榮的關鍵的故事,這與我之前聽到的任何事情都不同,”羅索說。
莫迪將利用他的政黨在古吉拉特邦的穩固立足點,推動對該州的配電系統進行改革,從而釋放資源,可以投資於可再生能源,取代成本較低的煤炭。
但現在,作為總理,莫迪對電網的直接控制權較少,羅索說。印度的電力完全由各州管轄,在印度29個州中只有9個由印度人民黨領導,莫迪將難以保證他雄心勃勃的巴黎承諾。
他說:“我不知道他們是否有一個關於如何實現這一目標的非常清晰的路線圖。”
聯邦政府可以為電網升級和改進提供激勵措施或附加資金,條件是各州採取某些措施來提高效率或可再生能源滲透率。羅索說,雖然政府正在採取一些此類措施,但這些措施的力度有限。
自然資源保護委員會的安賈莉·賈伊斯瓦爾是古吉拉特邦人,她在莫迪擔任該州首席部長期間在那裡生活過,她說,儘管各州在政治上存在分歧,但它們總體上都在擁抱可再生能源。
她說:“這不會很容易,但我認為事情正在朝著正確的方向發展。” “而且我認為在個性和意志方面,莫迪總理非常有魄力,並且在印度很有說服力。”
賈伊斯瓦爾說,莫迪的親商立場是一筆財富,尤其是在巴黎協議之後,各國政府希望私營部門提供資金和技術來實現他們的承諾。
她說:“如果沒有企業界的充分參與,我們根本不可能實現清潔能源目標或巴黎協定的總體目標。”
“你必須找到平衡”
本週達成的美印協議表明,印度將在今年批准《巴黎協定》,但沒有明確承諾。作為世界第三大溫室氣體排放國,印度的簽字被認為是今年使該協議生效的關鍵,因為該協議只有在佔世界溫室氣體排放量55%的國家加入後才會生效。
與此同時,就《蒙特利爾議定書》下修正案的引數達成協議,以遏制氫氟碳化合物,這標誌著印度歷史上反對逐步淘汰這種強效溫室氣體的立場發生了重大轉變。
前政府官員表示,這種轉變很可能源於莫迪,而不是印度的官僚機構(ClimateWire, 6月8日)。
然而,儘管莫迪對氣候變化表示了關注,但即使印度從電力中獲取的能源比例有所下降,該國在可預見的未來仍將繼續增加煤炭消耗。
瓦爾丹說,更多的煤炭使用是印度急需的經濟發展的必要副產品。
他說:“你必須在理想和實際之間找到平衡。”
經環境與能源出版有限公司許可轉載自Climatewire。www.eenews.net, 202-628-65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