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準備開展第二次月球任務

“月船2號”軌道器、著陸器和漫遊車將追蹤月球塵埃可能如何阻礙人類定居

“月船2號”將是繼“月船1號”之後印度的第二次月球探測任務。它由印度空間研究組織(ISRO)開發,包括一個月球軌道器、一個著陸器和一個月球漫遊車,全部由印度開發。印度計劃在2018年發射“月船2號”。輪式漫遊車將在月球表面移動,並將採集土壤或岩石樣本進行現場化學分析。

加入我們的科學愛好者社群!

在班加羅爾印度空間研究組織(ISRO)總部附近的一個大型棚屋內,一輛六輪漫遊車在模擬月球崎嶇表面的深灰色碎石上隆隆駛過。這項測試以及計劃在未來幾周內進行的其他測試是印度為明年三月發射第二次月球任務的關鍵步驟。

在印度於2008年首次踏上月球之旅近十年後,備受期待的“月船2號”即將到來。“這在邏輯上是‘月船1號’任務的延伸,”ISRO專案主管梅爾斯瓦米·安納杜賴說。該航天器包括一個將繞月球執行的軌道器、一個將在月球南極附近尚未決定的地點著陸的著陸器和一個漫遊車。

印度的首次月球之旅是其太空計劃的一項重大成就,但由於ISRO在計劃為期兩年的任務中與軌道器失去聯絡而提前結束。然而,到達月球表面的探測器上的一個儀器確實收集了足夠的資料,供科學家確認存在水的痕跡。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報道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將幫助確保有關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的未來。


“月船2號”將嘗試更具雄心壯志的技術操作,這將考驗印度的空間技術。ISRO將首次嘗試讓航天器進行受控的或軟著陸。該機構不得不開發先進的系統,以引導著陸器著陸併成功部署漫遊車。

月球條件

中國、日本和其他國家也在計劃月球任務。與這些任務一樣,印度的探索部分原因是為了在政府或私營實體決定在那裡建立人類定居點的情況下,提高對月球環境的理解。漂浮的月球塵埃是一種鮮為人知的現象。在沒有像地球一樣的大氣層的情況下,月球表面受到太陽風和紫外線輻射的衝擊,形成一層帶電離子,稱為等離子體鞘,塵埃粒子可以在其中懸浮。

澳大利亞國立大學(ANU)位於堪培拉的行星科學家彭妮·金說,如果人類在月球上殖民,這種塵埃將是一個重大的挑戰。它會進入所有東西,從宇航服到機械和裝置,並在其中造成損壞,她說。“瞭解它的移動方式非常關鍵。” ISRO表示,“月船2號”軌道器和著陸器將攜帶一種首創的儀器,稱為月球束縛超靈敏電離層和大氣無線電解剖儀(RAMBHA),以測量近地表等離子體的密度以及它隨時間的變化。

不斷演變的環境

航天器上的其他儀器套件將收集資料,以幫助科學家研究月球當前環境的其他方面及其演變過程。“月船2號”的著陸器將在極地附近月球表面進行首次現場熱測量。“預計該任務將進一步鞏固首次任務的發現,並透過原位分析月球表面和電離層來增加新的發現,”安納杜賴說,他也是ISRO衛星中心在班加羅爾的主任。

ISRO計劃以僅60.3億盧比(9300萬美元)的預算執行其任務,包括火箭和發射成本。“月船2號”將由該機構的三級火箭之一——地球同步衛星運載火箭Mark II搭載進入太空,從孟加拉灣斯里哈里科塔島的航天發射場升空。“印度太空計劃的一個優點是他們設法如此廉價地完成事情,”澳大利亞國立大學天體生物學家查爾斯·萊恩韋弗說。“如果它成功了,也許其他人會看到他們的任務真的不需要額外的花哨功能。”

在三到四周內ISRO將開始“月船2號”的最後也是最複雜的測試階段之一,整合其所有元件。憑藉一次月球任務的經驗,ISRO正在適應其作為探月組織的 role。“也許我們對第一個孩子格外焦慮,就像父母一樣。但隨著更多孩子的到來,我們會放鬆一點,”他開玩笑說。

尼基·菲利普斯的額外報道。

本文經許可轉載,首次發表於此處,日期為2017年10月24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