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反對溫室氣體減排

這個發展中國家對德班氣候變化談判的解讀表明,它不會採取行動來遏制改變氣候的排放

印度似乎正在按下其國際氣候變化承諾的重置按鈕。

在上週提交給《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的檔案中,印度宣告它甚至不會考慮在 2020 年之後縮減更多的溫室氣體排放——並且只有以西方資金為交換才會這樣做。

這是對德班平臺的解讀,該平臺是在去年在南非德班舉行的聯合國談判中經過艱苦鬥爭達成的,這與美國和歐洲對該協議的看法背道而馳。但是,許多人指出,這也是各國長期以來一直在進行的外交舞蹈的一部分——前進,然後後退,然後再前進。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業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業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正在幫助確保未來能夠講述關於塑造我們今天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有影響力的故事。


美國氣候變化問題特使託德·斯特恩說:“各方都清楚地瞭解德班關於這項新法律協議的討論中正在發生的事情。”

這些檔案探討了各國如何在 2009 年丹麥哥本哈根氣候峰會上做出的承諾之外進一步削減碳排放。但它們也代表了各國首次有機會定義他們如何看待德班成果。

一些國家,如印度、玻利維亞、巴基斯坦和厄瓜多,利用它擠進了美國拒絕在德班平臺中出現的措辭,重新回到對話中。具體而言,他們堅持認為,“共同但有區別的責任”的概念仍然是氣候談判的核心原則。

該原則體現了富裕國家造成了氣候變化,並且主要負責遏制排放的想法,這已成為發展中國家公平感的象徵。美國認為,同樣富裕或排放量大的發展中國家躲在該短語背後,以使自己免受具有法律約束力的減排措施的約束。

舊的討價還價立場再次出現
在美國的堅持下,德班平臺沒有提及該短語。根據美國的解讀,德班協議呼籲所有主要排放國首次在歷史上到 2020 年在尋求減少碳排放方面承擔相同的法律義務。

斯特恩本週表示,儘管印度和其他一些國家概述的觀點存在差異,但他認為這個想法仍然清晰。

他說:“我認為,每個人都理解,它將適用於所有締約方,這是一個遊戲規則改變者。”

憂思科學家聯盟戰略和政策主任奧爾登·邁耶表示,他懷疑印度代表團仍然對其公平這一首要問題被從最終的德班文字中移除感到刺痛。

他說:“這是一個非常堅定的原則,我猜想仍然有一點憤怒。” “這顯然是對這場討論尚未結束的輕微警告。真正的問題是,你是否可以將關於公平的討論提升到一個更具建設性和更具體的層面?你是否可以開始著手解決實際問題,而不再談論救生艇的哪一端正在下沉?”

但就目前而言,手頭的問題是美國、中國、印度、巴西和其他數十個國家在 2009 年哥本哈根氣候峰會上做出的減排承諾是否足夠有力。氣候科學家一致認為,即使完全實施——而一些國家,如美國,甚至遠未達到既定目標——減排也無法避免災難性的氣候變暖。

新的立場開始形成
奧巴馬總統已承諾到 2020 年將美國的碳排放量比 2005 年的水平減少 17%。中國表示,到 2020 年,單位國內生產總值二氧化碳排放強度將降低 40% 至 45%,印度已同意到那時將能源強度降低 20% 至 25%。

德班平臺呼籲各國探討在 2020 年之前加強這些承諾的方法。印度對此呼籲的回應是,這只是工業化國家必須回答的問題。其外交官指出,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的第四次評估報告呼籲發達國家到 2020 年將排放量比 1990 年的水平減少 25% 至 40%,這是一個他們很可能無法實現的目標。

與此同時,他們辯稱,由於 IPCC 報告的下一個版本要到 2015 年才會釋出,“對所有締約方的減排努力進行科學評估的唯一可用時間框架是 2020 年後的時期。”

邁耶稱這是對“[德班]決定”的“相當牽強的解讀”。

印度條目的另一個部分指出,其哥本哈根目標將在“取決於發達國家締約方提供資金、技術和能力建設支援”的情況下實現,這引起了斯特恩的警覺。他指出,哥本哈根協議和隨後的墨西哥坎昆協議都沒有承諾為實現 2020 年的承諾提供資金回報。

“我們不認為哥本哈根協議或坎昆協議是這樣說的。我們不認為防火牆被推倒了,但在哥本哈根,它在第一個例子中被削弱了。”

與此同時,美國的檔案沒有提出任何提高雄心水平的具體想法。斯特恩過去曾明確表示,他不希望那些最近才提出承諾的國家提出到 2020 年進一步減少排放的要求。

不同程度的緊迫性
相反,它側重於一些可能具有實際意義的領域:建議聯合國氣候制度提出支援美國牽頭的新倡議的方法,該倡議旨在減少黑碳、甲烷、氫氟碳化合物和其他所謂的短壽命氣候汙染物的排放;取消化石燃料補貼,奧巴馬政府長期以來一直呼籲這樣做;以及在各自的監管機構下“解決航空和海運排放問題”。然而,奧巴馬政府正在與一項歐洲法律作鬥爭,該法律目前正在努力減少航空排放,並可能準備進行海運鬥爭。

另一方面,歐盟小島嶼國家聯盟和由甘比亞領導的最不發達國家集團,提出了一系列推動各國採取更多行動的實用想法。這三個集團在德班會議期間形成了一個關鍵聯盟,迫使美國和印度、中國等主要新興經濟體承諾談判一項具有約束力的未來廣泛氣候協議,以約束所有大型排放國減少碳排放。

這三份檔案都大量引用了聯合國環境規劃署最近的一項研究,該研究揭示了各國承諾減少的排放量與避免災難性全球變暖所需的排放量之間存在 5 吉噸的差距。但作者也認為,各國在技術上完全有可能實現將全球溫升控制在前工業化水平之上 2 攝氏度以下所需的減排量的近 60%。

歐盟外交官寫道:“歐盟堅定地堅持將全球平均氣溫升幅控制在 2 攝氏度以下的共同目標,”並呼籲“採取緊急行動”幫助各國實現其哥本哈根承諾並彌合這一差距。

與此同時,小島嶼國家呼籲全年舉行一系列會議,包括 5 月在德國波恩舉行的聯合國年中氣候會議上舉辦一次關於加強減排雄心的研討會,以及 9 月在紐約聯合國大會上舉行一次關於該問題的部長級會議。

他們表示,討論應在 11 月在卡達多哈舉行的下一次聯合國主要氣候會議上達到高潮,屆時發達國家將透過更具雄心的全經濟範圍減排目標,發展中國家將透過減排行動計劃。

邁耶在談到歐盟、小島嶼國家和最不發達國家的提交檔案時說:“他們都採取了務實的態度。” “他們都在說,‘讓我們加快速度。’我們的任務是弄清楚如何彌合現有差距。”

談判可能會繼續,但速度緩慢 日本與此同時,專注於到本世紀中葉而不是 2020 年減少更多排放; 與印度一樣,沙烏地阿拉伯堅持認為,採取更多措施減少排放的負擔完全落在工業化國家的肩上——在聯合國氣候談判的世界中,這不包括沙烏地阿拉伯,儘管它擁有財富和豐富的石油資源; 而主辦下一次主要氣候會議的卡達,在談判中歷來扮演著低調的角色,但沒有提交檔案。

前國務院氣候談判代表、現任氣候顧問諮詢公司總裁奈傑爾·珀維斯表示,他對一些國家似乎正在從他們在德班做出的承諾中退縮並不感到驚訝。他說,歐洲一些人過分誇大了那次會議的成果,而印度等發展中國家正在反擊,以表明他們沒有放棄太多。

“德班取得了重大進展,但在任何情況下,舊問題都沒有離我們遠去。聯合國談判幾十年來異常緩慢,我們面前還有一段艱難的跋涉。”

他還預測,聯合國推動各國減少更多碳排放的歷史對外交官在 2020 年之前提高雄心水平的能力來說並非好兆頭。

他說:“每年,締約方會議都會討論承諾的充分性。每年都沒有達成協議,議程專案都會被推遲到下一年。”

經環境與能源出版有限責任公司 Climatewire 許可轉載。www.eenews.net, 202-628-650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