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節奏中

透過時空中的褶皺測量黑洞的自旋

加入我們的科學愛好者社群!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業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業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正在幫助確保未來能夠繼續講述關於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


一個黑洞在 20 世紀 90 年代中期最後一次活躍後,幸運地爆發,證實了一個有時用於估計黑洞自旋的假設,黑洞自旋是其兩個最重要的屬性之一。(另一個是質量。)當物質圍繞黑洞高速旋轉時,它會像燈塔一樣垂直於其軌道半徑輻射光。黑洞的質量和自旋可以在時空中犁出一條凹槽,使該軌道以各種方式擺動,從而在其輻射中產生額外的波動。

1996 年,一個名為 GRO J1655-40 的黑洞系統廣播了一種 X 射線振盪模式,暗示存在這樣的凹槽,然後在幾個月後沉默了。2005 年,來自伴星的氣體再次被黑洞的引力捕獲,使研究人員能夠觀察這個重新啟用的系統長達八個月。果然,他們發現了相同的模式。“在九年後檢測到相同的頻率意味著我們在這裡看到的是一個基本屬性,”麻省理工學院的杰倫·霍曼說,而不是某種氣體海市蜃樓。他的團隊於 1 月 9 日在美國天文學會年會上報告了這些結果。

該小組現在將嘗試確定,將這些基本頻率考慮在內是否可以讓他們更好地測量黑洞的自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