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我們學習時,我們通常從基礎開始,逐步提高,在開始詠歎調之前掌握我們的do-re-mi。但是,當中風后人們在說話和理解語言方面遇到困難時(這種情況稱為失語症),他們似乎從更難的級別開始時會更快地進步。
波士頓大學的言語研究員斯瓦蒂·基蘭與雙語失語症患者合作,幫助他們重新學習詞彙。她發現,當患者練習他們說得不太流利的語言時,他們的兩種語言的詞彙量都會增加。但是,當患者學習他們更熟悉的語言中的單詞時,只有該語言會得到提高。
儘管基蘭尚未發表關於她的雙語患者的研究,但她的觀察結果與她早期發表的論文和其他研究人員的論文一致。這些研究表明,只會說一種語言的失語症患者也從更困難的練習中受益。當失語症患者學習一個類別中不常見的單詞時——例如在重新學習蔬菜名稱時學習“歐洲防風草”和“蕪菁甘藍”——他們也會提高該類別中常見單詞(“豌豆”和“胡蘿蔔”)的流利度。同樣,練習複雜的句子有助於失語症患者處理簡單的句子。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事業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正在幫助確保關於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的未來。
基蘭說,這種技術之所以有效,是因為健康的大腦儲存語言的方式。當我們學習新資訊時,大腦會以一種易於訪問的方式儲存我們最常用的單詞、語言和語法結構。較難的單詞更像是盒子底部的物品——我們必須翻閱我們更常用的物品才能找到埋藏的稀有物。因此,要檢索像“蕪菁甘藍”這樣的不尋常的詞,我們會啟用我們蔬菜命名網路中容易訪問的部分,以便到達單詞本身,這也加強了我們與常見單詞(如“胡蘿蔔”)的聯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