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新的參與者已在主要的網球錦標賽的中心球場佔據了一席之地:鷹眼系統,這是一種跟蹤系統,可以檢視球是落在界內、界外還是部分落在界線上。
鷹眼系統的 10 個攝像機將 24 GB 的資料傳輸到影片處理軟體,該軟體跟蹤每次發球和擊球的即時位置。電視廣播公司於 2002 年開始使用該系統來增強解說。2006 年 3 月,納斯達克 100 公開賽成為職業巡迴賽中第一個允許球員挑戰裁判的界線判罰的賽事,最終決定由審查官員在諮詢鷹眼系統後做出。
今年,所有非紅土場地的大滿貫和大師賽賽事都在使用這種安排。每位球員每盤比賽允許兩次挑戰。一些體育場在裁判審查期間會播放鷹眼系統生成的計算機回放,以吸引觀眾。據該系統的發明者、英格蘭溫徹斯特鷹眼創新公司的創始人保羅·霍金斯稱,到目前為止,鷹眼系統推翻了 33% 到 40% 的被挑戰判罰。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報道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將有助於確保未來能夠繼續講述關於發現和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想法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
霍金斯是一位擁有人工智慧博士學位的工程師, специализируется на визуальной обработке,他最初為板球開發了這個系統。電視評論員使用它來分析投向擊球手的球。但是板球組織尚未採用該系統進行挑戰。“這是一個文化問題,”霍金斯說,他補充說,美國職業棒球大聯盟也沒有表現出興趣,因為本壘板裁判對好球和壞球的判罰對這項運動至關重要。
許多頂尖網球運動員表示他們喜歡鷹眼系統,因為它使判罰更加準確。裁判表示,隨著發球和其他擊球變得越來越快,這減輕了他們的一些壓力。球迷似乎喜歡挑戰帶來的戲劇性。鷹眼系統的設定和運營成本可能在每週每球場 40,000 美元到 50,000 美元之間,但體育場館所有者正在吸引佳能和索尼等公司來贊助這項便利設施。
只需進行一些調整,鷹眼系統就可以即時判罰每一次擊球,透過在球落地出界時發出提示音,從而完全取消邊線裁判。“但是沒有人要求這樣做,因為他們擔心這會使比賽變得過於單調乏味,”霍金斯說。“作為一名體育迷,我不得不說這對比賽不利。目前,我們在人和技術之間取得了很好的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