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肥胖研究中,恐胖症始終是 X 因素

與你無疑被告知的相反,你可以同時既胖又健康

“告訴我我遺漏了什麼,” 我丈夫說。 和我們許多人一樣,他也看到了最近一項研究的頭條新聞,該研究調查了西班牙超過 50 萬人的體重、運動習慣和心血管疾病風險。 媒體報道稱,這是無可辯駁的證據,表明不,對不起,忘記身體積極運動告訴你的——你不可能既胖又健康。 這不是一個新的論點。 這是我寫的每篇文章下的評論,作為一名報道體重汙名化(對肥胖身材的負面看法,導致歧視肥胖人群)的記者。 但是,對於網路噴子來說,有一個好訊息,這項新研究的作者在《歐洲預防心臟病學雜誌》上以研究信函的形式發表了他們的研究結果,他們得出了同樣的結論,因為他們研究中 BMI 指數較高的人患糖尿病、高血壓和高膽固醇的風險高於 BMI 指數在正常範圍的人。

即使體型較大的人經常鍛鍊,這種關係仍然存在。 因此,研究人員寫道,“就其本身而言,減肥應仍然是旨在降低超重/肥胖人群 CVD 風險的健康政策的主要目標。” 那麼,這個結論以及更廣泛的論點中缺少什麼? 任何承認體重汙名化(也稱為恐胖症)如何影響研究設計、參與者的健康以及我們對體重和健康的整體理解的方式。

首先要注意的是,這些結論與其他幾項最新研究相矛盾。 2017 年發表在同一期刊上的一項研究跟蹤了 5,344 名 55 歲以上的荷蘭人 15 年,發現 BMI 指數高且身體活動量高的人與 BMI 指數正常且同樣活躍的人相比,患心臟病的風險沒有增加。 2020 年發表的一項對 22,476 名 30 至 64 歲美國人的資料分析發現,身體活躍與一個人 10 年心臟病風險的更大程度降低有關,而不是擁有正常的 BMI 指數。 這兩項研究都證實了 2014 年對 10 項研究進行的薈萃分析中得出的結論,即就死亡風險而言,健康比肥胖更重要。


支援科學新聞報道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 透過購買訂閱,您正在幫助確保有關當今塑造我們世界的發現和思想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的未來。


但是,當研究人員談論這些發現時,他們稱之為“肥胖悖論”,因為看到肥胖人群不像我們一直被告知的那樣死於心臟病,這太令人震驚了。 “‘肥胖悖論’這個詞是科學文獻中體重汙名化的一個典型例子,” 俄亥俄州邁阿密大學的社會心理學助理教授傑弗裡·亨格在我為 2020 年 7 月號的《大眾科學》撰寫關於醫療體重汙名化的文章時告訴我。 “想想看:悖論是矛盾或看似荒謬的事情。 這個術語的出現是因為人們認為肥胖者實際上可以健康是荒謬的。”

體重汙名化也出現在研究人員沒有提出的問題中。 在這項新研究中,研究人員從醫療記錄中獲取了參與者的體重和健康史,並要求他們自我報告他們的活動水平。 他們沒有追蹤其他已確定的心臟病風險因素,如飲食和吸菸史。 而且,他們沒有詢問任何參與者,檢查他們的醫生是否表現出體重偏見的跡象,即使我們從其他研究中知道,許多醫生歧視體型較大的患者。

一項調查中,24% 的醫生承認他們與體型較大的人交朋友感到不舒服,18% 的醫生表示,當治療 BMI 指數高的患者時,他們感到厭惡。 你不太可能改善你認為令人厭惡的人的健康狀況,事實上,我們看到醫生傾向於對體型較大的患者進行治療不足、過度治療甚至誤診,將腫瘤誤認為是肥胖。 而肥胖者如果知道自己會受到惡劣待遇,則更不願意接受醫療護理,這意味著當他們去看醫生時,他們往往病情更重且更難治療。

研究人員也沒有詢問體重超重的參與者,恐胖症的經歷如何影響他們最初的身體活動能力。 他們能找到合身的運動服嗎? 他們可以在當地的健身房鍛鍊,或者在公園散步,而不用擔心受到騷擾嗎? 在她的回憶錄《快樂的胖子》中,喜劇演員索菲·哈根回憶起自己在健身房的更衣室裡站了 45 分鐘,鼓起勇氣穿著泳衣走到游泳池,忍受其他身材苗條的游泳者的凝視。 “健身房是為瘦人準備的,呆在家裡吃薯片是為胖人準備的,” 她寫道。 “因此,對於一個胖人來說,去健身房、在公園跑步或在有人的地方鍛鍊可能會讓人焦慮,因為你正在公開做一些被認為不符合特徵的事情。”

最後,研究人員沒有考慮在其肥胖但活躍的受試者中發現的心臟病風險增加是否可能是由於生活在這種肥胖身體中的經歷,而不是肥胖本身。 2016 年對來自 21,000 多名美國人的資料進行的分析發現,即使研究人員控制了受試者的社會經濟地位、身體活動水平和 BMI,一個人的體重汙名化經歷與心臟病、胃潰瘍、糖尿病和高膽固醇的發病率增加之間也存在顯著關聯。 其他研究表明,經歷體重汙名化會持續升高我們的皮質醇水平和其他生理應激反應,而這些反應與負面的健康結果有關。

但是,西班牙研究人員發現了一些東西,儘管他們的結論是你不可能既胖又健康:與同一體重級別中不那麼活躍的人相比,身體活躍降低了一個人患心臟病的風險。 因此,一個鍛鍊的胖人可能仍然比瘦人更容易患糖尿病或高血壓,但差距沒有那麼大。 (事實上,該研究發現,超重 BMI 範圍內的活躍人群患高血壓的風險與正常 BMI 範圍內的不活躍人群大致相同。) 更重要的是,活躍的胖人比根本不鍛鍊的人更不容易患上這些疾病。 這意味著,即使你沒有在這個過程中變瘦,你仍然可以透過體育鍛煉來改善你的健康。 這可能就是你不會做到的原因; 這就是為什麼我們中的許多人可能已經放棄了新年減肥的決心。 “為了給人一種印象,即把你的體重狀況從肥胖變為超重或正常體重是一件簡單易行的事情,這實際上是在忽視 50 年的研究,” 康涅狄格大學 Rudd 食品政策和肥胖中心主任 Marlene B. Schwartz 說。

這項研究通常被忽視,因為減肥能賺錢。 根據 Allied Market Research 一份報告,2019 年減肥行業的價值為 $1922 億美元。 根據 另一份最新報告,僅減肥藥物去年就佔了 近 17 億美元。 這些行業,連同食品製造商,長期以來為許多關於體重和健康的研究提供資金。 而包括 2018 年薈萃分析在內的獨立評論發現,行業贊助影響研究議程

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於 1998 年 6 月決定擴大身體質量指數中的肥胖和超重類別,將 2900 萬更多美國人納入其中,此前 FDA 批准了兩種流行的減肥藥奧利司他和芬特明。 2 月,西北大學的研究人員報告了索馬魯肽的研究結果,索馬魯肽是一種每週注射一次的藥物,可顯著減輕體重。 該藥物目前以較低劑量作為糖尿病治療藥物銷售,零售價約為每月 $1,000 美元; 作為一種減肥藥物,它的潛在利潤是巨大的,尤其因為患者必須終生服用才能避免體重反彈。      

當我們完全透過一個人的褲子尺碼來定義健康和健身時,我們忽略了無數其他更重要的衡量標準。 定期鍛鍊可以增強力量和靈活性,同時減輕焦慮和抑鬱症狀,並改善血壓和膽固醇等健康生物標誌物——而這僅僅是開始。 如果人們覺得他們在鍛鍊方面失敗了,因為他們沒有變得更瘦,他們就會錯過鍛鍊的所有其他好處。 當肥胖研究人員和醫生不斷推動人們將減肥作為我們健康的“主要目標”時,他們真正想說的是,那些其他的健康益處無關緊要; 我們的身體永遠不夠好; 我們永遠不夠好——除非我們變瘦。 當研究人員——或者醫生,或者你的母親,或者網路噴子——說“你不可能既胖又健康”時,他們真正想說的是,“你不可能既胖又瘦。” 這是真的。 但這也不應該是目標。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