蜜蜂之舞,方向是關鍵

加入我們的科學愛好者社群!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業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業 訂閱。 透過購買訂閱,您將有助於確保未來能夠持續產出關於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有影響力的報道。


長期以來,研究人員一直對蜜蜂的舞蹈感到驚歎。事實上,細緻的觀察甚至使他們能夠解讀這種昆蟲的搖擺舞表演。然而,儘管經過多年的研究,關於這種生物不尋常的交流形式的新見解仍在不斷湧現。根據今天發表在《自然》雜誌上的研究結果,蜜蜂的舞蹈並不傳達食物來源的絕對距離。相反,它們傳達食物的方向和蜜蜂認為它已經行進的距離,這是基於它經過的景物量。

為了探索覓食的蜜蜂如何衡量距離,聖母大學的哈拉爾德·E·埃施(Harald E. Esch)和他的同事訓練蜜蜂從一個餵食器覓食,該餵食器放置在一條八米長隧道的遠端以外的不同距離處。接下來,該團隊研究了蜂巢中的蜜蜂如何解讀返回的覓食者所進行的表演。新招募的蜜蜂朝著正確的方向起飛,但飛過了頭。似乎穿過隧道欺騙了第一批覓食者,讓他們認為自己到達餵食器的距離比實際距離更遠——這種錯誤的印象傳遞給了新招募的蜜蜂。

研究人員得出結論,蜜蜂在繪製通往花蜜的路徑時,不是計算絕對距離,而是使用所謂的視流來測量距離,即當觀察者的位置改變時,似乎發生的影像運動量。因此,舞者僅傳達食物來源的方向和途中應發生的影像運動總量。在實驗蜜蜂的案例中,“它們的視覺驅動里程錶誤讀了距離,因為靠近的隧道壁增加了視流,”埃施和他的同事在報告中解釋道。“必須有很高的選擇壓力來確保舞蹈儘可能精確地發出食物來源的方向訊號,”該團隊斷言。“只要新招募的蜜蜂朝著與舞者相同的方向飛行,她就會將舞者發出的影像運動轉化為正確的飛行距離並找到目標。”

凱特·王 (Kate Wong)是一位屢獲殊榮的科學作家,也是《大眾科學》的高階編輯,專注於進化、生態學、人類學、考古學、古生物學和動物行為學。她對人類起源著迷,並對此進行了超過 25 年的報道。最近她開始痴迷於鳥類。她的報道帶她去過法國和克羅埃西亞的洞穴,那裡曾經是尼安德特人的家園;去肯亞圖爾卡納湖的岸邊尋找世界上最古老的石器;去馬達加斯加進行考察,挖掘古代哺乳動物和恐龍;去南極洲冰冷的水域,那裡座頭鯨以磷蝦為食;以及參加康涅狄格州的“大日”比賽,在 24 小時內儘可能多地找到鳥類物種。凱特與唐納德·約翰遜合著了《露西的遺產:人類起源的探索》。她擁有密歇根大學生物人類學和動物學理學學士學位。在 X(前身為 Twitter)上關注王 @katewong

更多作者:凱特·王 (Kate Wong)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