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沿海城市的氣候韌性:與辛西婭·羅森茨威格的問答

城市正處於氣候變化影響的最前沿。一些城市,如紐約市,已經開始適應——但還不夠

氣候科學家辛西婭·羅森茨威格自 20 世紀 90 年代以來一直在研究全球變暖對紐約市的影響,並且是早在 2001 年就分析了紐約市面臨的獨特風險的團隊成員。該團隊的報告預測了一場百年一遇的超級風暴(如颶風桑迪)所證實的情況:主要行政區之間的布魯克林-炮臺公園隧道被淹,拉瓜迪亞機場跑道被水淹沒,等等。

最近,羅森茨威格幫助主持了紐約市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該委員會成立的目的是向該市更新最新的氣候科學,並幫助市級機構為適應氣候變化做好準備。市長辦公室將這種準備工作稱為“氣候韌性”——在颶風桑迪以及 2011 年的颶風艾琳期間和之後,氣候韌性都經受了考驗。

大眾科學採訪了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戈達德太空研究所氣候影響小組負責人羅森茨威格,當時她正在為她的塔裡敦住所做準備,以應對又一場東北風暴——她的住所正受到桑迪過後傾斜的樹木的威脅。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報道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正在幫助確保關於塑造我們今天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有影響力的故事的未來。


[以下是採訪的編輯稿。]

您在某種程度上預測了超級風暴桑迪的影響嗎?
早在我們的 [2001 年] 報告中,海平面上升和氣候變化就已經在紐約都會區的雷達螢幕上了。在該報告中,我們有關鍵的海拔高度,以及對布魯克林-炮臺公園隧道和所有拉瓜迪亞 [機場] 跑道 [洪水] 影響的 500 年一遇預測。

為了更好地讓都會區為如此巨大的風暴做好準備,原本可以或應該做些什麼不同的事情?
實際上,[桑迪過後] 發生的一切都在我們的報告中重點強調過。我們現在正在做的是回顧颶風桑迪的科學,並確定需要完成的科學工作。其中一項 [任務] 是重新定義百年一遇風暴這個關鍵問題。每個人都在說:“百年一遇的風暴每年都發生,這到底是怎麼回事?” 但在科學上,我們仍然需要檢視資料,並探討是否應該進行更改。我們的報告指出,百年一遇的風暴現在變成了 15 到 35 年一遇,這是保守估計 [不假設格陵蘭島和南極洲的冰川冰快速融化]。

布隆伯格市長啟動了一個由 40 個機構組成的氣候變化適應工作組。紐約市是這個國家乃至世界的領導者之一,在制定適應措施和評估氣候風險如何增加方面。這一切都已經開始,但是要應對如此巨大影響和衝擊的事件——幾百年一遇的風暴——對於任何處於其路徑上的城市來說都將是具有挑戰性的。只是這次的打擊太大了。這就是風險的本質。

[大都會運輸署] 顯然已經學會了如何在[2011 年的颶風艾琳] 之後關閉地鐵。這並不是完全出乎意料。這幾乎是一種:“是的,我們一直在瞭解這些,理解風險正在增加,事實上,現在可以肯定它們正在增加。”

任何生命損失都是不可接受的 [但是],如果我們沒有疏散計劃,也沒有關閉地鐵和隧道,那麼生命損失和損害將會大得多,想想看。本來可能會更具破壞性。

由於海平面上升,我們是否需要撤退,從海岸線撤回,或者以不同的方式重建?我們從這裡走向何方?
我們需要一種涵蓋三個領域的綜合方法:工程、基於生態的適應措施和政策。讓我們談談工程。工程方法有很多種,例如地鐵格柵的創新設計。現在我們有開放式格柵。我們需要設計和實施可以關閉的格柵。我們需要看看我們能對隧道做些什麼,這更具挑戰性。我們需要考慮排水系統。其中一些是創新的工程解決方案,一些涉及標準和法規,例如建造涵洞以承受更多的排水量。

在工程領域的另一端是潮汐屏障。我們對這個問題的建議是:需要對其進行研究。我們需要開始下一組可行性研究:對紐約沿海河口的成本、效益、可行性以及經濟、環境和社會成本和效益進行重大研究。建造如此巨大的工程結構需要大量成本。我們需要了解環境變化。在社會方面:哪些區域受到保護?有些會受到保護,有些則不會,我們如何處理不同地方的社群?

第二部分是基於生態的適應措施。有溼地 [可以吸收] 沿海洪水,但也存在內陸洪水。我們還與這裡美好的混交林和常綠森林共存。由於樹木倒在電線上或樹木倒在房屋上造成的損害,我們如何以更有效的方式與森林生態系統共存?再說,擁有森林地區在吸收雨水方面是有好處的。我們如何才能真正開發出對我們地區有效的基於生態系統的適應措施?

第三個領域是設計和政策。目前,我們稱之為社會可接受的風險水平基本上是百年一遇的風暴。桑迪是一個警鐘,讓我們所有人思考:這個水平是否合適,或者我們需要改變它?現在真的是 500 年一遇的風暴了嗎?或者,像在歐洲一樣,甚至更高?

還有沿海社群。對於採取適應措施的房主,保險費能否降低?這是做好工作的激勵。

所有這一切的首要任務是設計、城市規劃。我們真正需要做的是恢復、重建並建立一個充滿活力和可持續的沿海城市區域。

讓我們以創造性的方式做到這一點。例如,荷蘭人不僅僅著眼於工程解決方案,他們還在尋求多種解決方案的結合。因此,有標誌性的漂浮房屋,但他們也在提高公寓樓的高度,並在洪水來臨時允許水湧入和湧出。我們必須接受我們是一個沿海地區。將會發生沿海洪水。我們如何與它共存?

紐約市是否有足夠的空間讓溼地發揮重大作用?
我們在河口有大約 1,500 英里 [2,400 公里] 的海岸線。我們需要做的事情之一是看看哪些區域可以恢復、維護或重建。[紐約市環境保護局] 已經透過藍帶計劃 [在斯塔頓島保護溼地以進行雨水管理] 開始了這項工作。這些計劃在桑迪期間是如何運作的?那是一場非常大的風暴。它們是否在一定時間內或在洪水達到什麼程度時發揮了作用?擴大這些區域的潛力是什麼?

透水路面的情況相同。它們安裝在 300 個相對較小的區域。我們必須以什麼規模進行這些干預才能使它們有效?這是一個研究問題。

鑑於全球規模,城市在應對氣候變化中扮演什麼角色?城市正在成為第一響應者。這是必然的。這是處理這些超級風暴和海平面上升導致的沿海洪水的最合適的治理級別。他們每天都能看到他們的選民,他們不僅僅是乘直升機來,然後乘直升機離開。

超級風暴桑迪被忽視的一個方面是對人和基礎設施的挑戰。我們如何提高人們的氣候韌性?
每個人都承受著巨大的壓力,你可以看到脆弱性。我和我 97 歲的母親一起度過了這場風暴。我們已經提出了這些問題,但我們需要做更多的事情。還有健康方面。就像在新奧爾良一樣,[洪水過後] 出現了黴菌。

我們需要研究這個社會方面。我昨天與一位來自孟加拉國的同事進行了電話會議。他提出提供幫助,因為他們在應對這種情況方面有很多經驗,尤其是在社會方面。他們在孟加拉國圍繞洪水建立了一個明確的社交網路。人們知道:這是我將要照顧的人群。 [居住在低海拔地區] 的人與居住在高海拔地區的人聯絡起來。這導致了心理健康方面的問題。如果人們感到自己是所有這一切的一部分,那將有所幫助。這就是為什麼志願服務非常出色的原因。紐約人在社群響應方面非常出色。讓我們更多地研究它。我們如何培養和加強這些社群機制?

您認為桑迪會改變關於氣候變化的對話嗎?
這是一個轉折點嗎?我認為是的,就響應而言。我不認為在六個月內人們會說“颶風桑迪,那是什麼?” 至少在紐約都會區不會。現在每個人都知道風暴不同了。這場幾百年一遇的風暴 [就發生風險而言] 是一個警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