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初,當SARS-CoV-2在全球蔓延時,國家、地區和地方政治家以及衛生當局每天舉行新聞釋出會,解釋R0(一種疾病傳染性的數學指標,發音為“R naught”)的重要性;媒體專家辯論“群體免疫”的精確定義;以及面罩的社交媒體廣告宣傳“病毒載量”的概念。或許,公眾從未如此迅速地學到如此多關於人類免疫系統的知識。
自從發現新冠病毒以來,科學家們競相確定它如何破壞人體自然防禦系統,從而對肺部和其他器官造成嚴重破壞。值得慶幸的是,基於數十年免疫研究的新作用機制的疫苗在不到一年的時間內開發出來,並被證明是對抗該病毒的有力保護。由於其令人矚目的成功,mRNA疫苗技術已經在針對從瘧疾到肺結核等一系列其他疾病進行測試。
研究人員還在針對許多傳染病取得其他免疫學進展。針對艾滋病毒的重大進展已經報道,包括削弱該病毒的新方法。一種基於通常在糞便中排洩的一組病毒的疫苗可能預防1型糖尿病。一項有爭議的研究提出了一種有趣的可能,即一種疾病的疫苗可能對其他疾病提供保護。
利用人體自身的免疫系統來對抗疾病正在徹底改變癌症治療。過去十年見證了在操縱關鍵免疫參與者(如CAR T細胞和檢查點抑制劑)以治療非實體癌方面取得的顯著進展。有希望的新試驗正在訓練這種療法對抗實體腫瘤,並將其與個體患者蛋白質分析相結合,以增加治療奏效的機會。
人類免疫系統的一個令人困擾的謎團是,它為何有時會攻擊人們自身原本健康的身體。女性幾乎佔自身免疫性疾病病例的80%,可能與生殖激素、X染色體和腸道菌群有關。這個難題的答案很可能並非存在於一條獨立的調查線索中。相反,它將需要龐大的資料集,從基因研究到微生物組評估再到環境調查中獲取。
曾經被認為是獨立的免疫操作者,大腦和免疫系統現在似乎密切合作,透過複雜的溝通相互保護,並記錄以前的病原體入侵者。健康與否確實取決於我們吃得好不好、睡得好不好以及運動得好不好,這更加迫切需要確保所有人都能獲得優質營養和安全社群。
冠狀病毒大流行空前地提高了免疫研究的緊迫性,揭示了我們身體進化出的非凡防禦系統,以求生存,以及病毒、細菌和環境壓力源對我們的威脅。在一個不僅受到致命病原體困擾,還受到錯誤資訊和不確定性困擾的時代,免疫系統科學從未像現在這樣受到追捧或如此必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