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隆鼠的永生系

一項新技術表明,可以透過來自其他小鼠的體細胞核移植無限期地克隆小鼠。這項技術可用於大規模生產優質動物,以用於農業或保護目的

加入我們的科學愛好者社群!

喬治·盧卡斯要當心了,克隆人軍團又來了,而且這次是毛茸茸的。

日本研究人員創造了一種潛在的無限克隆鼠系,這些小鼠是從其他克隆小鼠克隆而來的。他們使用了與創造多莉羊相同的技術,透過 25 輪克隆,從最初的供體小鼠中生產出 581 只小鼠,科學家們在 3 月 7 日出版的《細胞幹細胞》雜誌上報告了這一成果。

日本神戶理研發育生物學中心的研究負責人若山照彥在一份宣告中說:“這項技術可能非常適用於大規模生產優質動物,以用於農業或保護目的。”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報道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將幫助確保未來能夠繼續講述關於塑造我們今天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有影響力的故事。


研究人員使用了一種名為體細胞核移植的克隆技術,其中包含一個個體遺傳資訊的細胞核被插入到一個已經去除細胞核的卵細胞中。多莉羊在 1996 年使用這項技術成為第一隻克隆哺乳動物。此後,許多其他動物也被克隆,但該技術的成功率一直很低,並且“重新克隆”動物的嘗試常常失敗。

若山說,克隆體連續幾代積累的遺傳異常可能解釋了這些失敗。[真奇怪!十大最怪異的動物發現]

在他們的研究中,若山和同事在含有曲古菌素(一種干擾 DNA 改變酶的化合物)的溶液中培養克隆細胞。使用這項技術,克隆過程的成功率提高了五倍。

該團隊成功地連續克隆小鼠 25 次。換句話說,他們克隆了一隻小鼠,然後克隆了這些克隆體,依此類推。總共製造了 581 只健康的小鼠,所有小鼠都具有生育能力,並且壽命約為兩年。克隆細胞的效率在幾代之間既沒有變差也沒有提高。

哈佛醫學院遺傳學家喬治·丘奇告訴《生命科學》說:“這是一組非常重要的結果。”丘奇說,“不僅僅是連續克隆 25 次,更重要的是他們找到了一種將效率提高五倍的方法。”他補充說,弄清楚什麼不起作用也同樣重要。

研究人員發現,即使經過反覆克隆,小鼠體內也沒有積累異常。“我們的結果表明,重複迭代重新克隆是可能的,並表明,透過充分有效的技術,有可能無限期地重新克隆動物,”作者在研究中寫道。

2008 年,若山的研究小組從冷凍了 16 年的小鼠屍體中克隆出了克隆體。其他研究人員已經成功地重新克隆了牛和貓,但沒有超過三代。科學家們還從克隆的人類胚胎中製造出幹細胞,但人類克隆的倫理和科學障礙仍然存在。

版權所有 2013 LiveScience,TechMediaNetwork 公司。保留所有權利。未經許可,不得釋出、廣播、改寫或重新分發本材料。

坦尼婭·劉易斯《大眾科學》負責健康和醫學的高階編輯。她為網站和印刷雜誌撰寫和編輯關於從新冠病毒到器官移植等主題的文章。她還在《大眾科學》的播客《科學,快訊》中露面,並撰寫《大眾科學》的每週健康與生物學新聞通訊。在她於《大眾科學》工作的八年中,她曾擔任多個職位,包括健康編輯、助理新聞編輯和《大眾科學·思想》的副編輯。此前,她曾為包括Insider、Wired、Science News等媒體撰稿。她擁有布朗大學的生物醫學工程學位和加州大學聖克魯茲分校的科學傳播學位。在 Bluesky 上關注她 @tanyalewis.bsky.social

更多作者:坦尼婭·劉易斯

生命科學是當今最大、最值得信賴的科普網站之一,報道影響您和更廣闊世界的最新發現、突破性研究和引人入勝的突破。

更多作者:生命科學
© .